当前位置:首页  /  时时快讯  /  相助日趋精密,大众数百位工程师入驻小鹏汽车总部,首款相助车型预计24个月内量产

相助日趋精密,大众数百位工程师入驻小鹏汽车总部,首款相助车型预计24个月内量产

分类:时时快讯 43

合作日趋紧密,大众数百位工程师入驻小鹏汽车总部,首款合作车型预计24个月内量产

  泉源 :中原 时报

  记者 于建平 见习记者 旷野 北京报道

  继2023年7月大众汽车公布 入股小鹏汽车以来,大众与小鹏的捆绑日趋精密 。

  7月22日,小鹏汽车(09868.HK/XPEV.US)在港交所发布公告,与大众汽车团体 签订 电子电气架构技能 战略相助 连合 开辟 协议。两边 将尽力 投入为大众在华生产的CMP(整车平台)和MEB(环球 化电动车型平台)开辟 行业领先的电子电气架构,首款搭载车型预计约24个月内量产。

  在相助 升级消息正式披露前两天,有知恋人 士透露称,大众数百位工程师已入驻广州小鹏汽车总部办公,向其学习技能 ,两边 相助 已全面升级。

  从媒体获取的现场照片来看,小鹏汽车已经为大众员工设立了独立办公区。在小鹏汽车广州总部二楼,已经挂上带有大众项目标 识的“VW project”牌子,员工电脑反面 也贴着“VW”字样,“有员工从德国总部被外派过来,学习三年”。上述知恋人 士表现 。

  双赢的选择

  本年 2月29日,小鹏汽车与大众签订 了连合 开辟 协议。两边 将连合 采购相助 开辟 车型及平台的共用零部件;到了4月17日,两边 的相助 从之前的整车连合 开辟 ,进一步深入到电子电气架构CEA层面。

  一年内三次官宣相助 盼望 ,大众为何独爱小鹏?

  在小鹏汽车董事长兼首席实行 官何小鹏看来,对技能 创新的共同寻求 ,是小鹏汽车和大众走到一起的关键因素。

  小鹏汽车在智能座舱、智能驾驶等方面具备明显 的技能 上风 。此次两边 公布 连合 开辟 的电子电气架构平台,就是基于小鹏汽车最新一代的EEA架构。

  这是一种垂直整合软硬件技能 的核心 技能 ,在此底子 上,智能辅助驾驶软件和车联网操纵 体系 等软件能与底层硬件和整车平台解耦,可实现跨平台的软件快速迭代。

  相较传统汽车的分布式架构,小鹏汽车EEA“中心 超算+地区 控制”架构具有行业最高的集成度,可以大幅低落 硬件本钱 、进步 算力利用 率,实现智能平权。

  “新能源车与传统油车相比,变的绝不但 是动力布局 ,而是底层逻辑的重构,电子电气架构就是承载这份重构的关键载体。其是汽车智能化、数字化、网联化的底子 ,也是支持 高级别主动 驾驶的关键。简单 来说,在智能汽车期间 ,电子电气架构就是车企口中的‘魂魄 ’部分 。”中国流畅 协会专家委员会委员章弘告诉《中原 时报》记者。

  而大众的转型需求也已迫不及待 。2019年,大众在中国市场创下了19.8%的市占率记录 ,但在随后中国车企的打击 下,大众在华份额连续 下跌,2023年时市占率已经下滑到11%。

  特别 在新能源汽车方面,2023年,大众在华新能源汽车共交付约19万辆,增幅为23%,远低于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37%的团体 增速。且19万辆的交付比例仅占大众团体 各品牌整年 在华累计交付量的6%,这对于非常 器重 新能源转型的大众汽车团体 来说并不乐观。

  为此,大众急需探求 一个技能 过硬,又能在市场方面提供有效 履历 的协作者。

  据官方信息,小鹏汽车与大众、大众软件分公司 CARIAD中国连合 开辟 的CEA架构,将大幅低落 车内智能电控体系 的复杂程度 ,将控制器数量 镌汰 30%,以及支持长途 OTA升级,将来 包罗 主动 驾驶等功能都可以连续 更新。CEA架构不但 将搭载于小鹏和大众连合 开辟 的两款车型,还将被大众集成到为中国市场打造的CMP平台,并面向紧凑级入门市场,开辟 四款大众纯电车型,2026年推出首款车型。

  连合 技能 研发,将加快 大众在华电动化战略,实现全面本土化。而小鹏在这场合 作中也将受益颇丰。财报表现 ,2024年第一季度,小鹏汽车服务及其他收入为10亿元,较2023年同期的5.2亿元上升93.1%。究竟 上,这部分 收入就是来自小鹏汽车为大众提供技能 研发服务所产生的收益。

  不但 云云 ,大众在华生产的CMP平台还是 与上汽大众、一汽大众共同开辟 的平台。换句话说,小鹏汽车除了给大众独立开辟 车型,其电子电气架构还将出如今 上汽大众、一汽大众的车型上。依附 电子电气架构,小鹏汽车可以撬动大众汽车在中国的全部电动汽车产物 。

  反向输出期间 到来

  不止小鹏和大众,近两年,外资车企与中国本土车企间的“强强连合 ”戏码正在连续 上演,如Stellantis团体 与零跑、捷豹路虎与奇瑞、奥迪与上汽、丰田与小马智行等。业内广泛 以为 ,中国本土车企与外资车企的相助 模式,开创了中外车企相助 的新样板——“反向合资”。

  “外资车企与中国车企反复 相助 ,这表明他们看到了中国车企在新能源技能 及财产 链上的创新上风 。加强 和中国企业相助 ,并创造新的相助 模式。我以为 这一点非常精确 ,值得赞赏。”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副理事长、中国汽车动力电池财产 创新同盟 理事长董扬表现 。

  章弘则以为 ,这种相助 模式并非简单 的“技能 索取”,是“技能 赋能”,且远非单一技能 上的相助 ,而是涵盖纯电、混动、主动 驾驶等多个维度。

  除了技能 上的赋能外,中国车企也盼望 通过相助 ,打开出海通道。

  “‘反向合资’的根本缘故起因 在于,外资车企本身 决定 流程长、研发周期长,很难顺应 中国市场日新月异的变革 ,并快速开辟 出一些新的平台和技能 。而中国车企也盼望 依托电动化举行 环球 化突围。从本质上讲,相比40年前的合资,新一轮的合资美满 是 市场化的选择,是市场要素的自由活动 组合,不管是哪种合资模式,都是一笔双赢的交易 。”章弘谈道。

  比方 ,零跑与stellantis合资创建 了零跑国际。零跑汽车旗下产物 将借助Stellantis团体 敏捷 在外洋 市场,尤其是欧洲市场全面放开 。

  据Stellantis团体 环球 CEO唐唯实先容 ,零跑国际将自2024年9月起起首 在欧洲开启贩卖 ,涉及比利时、法国、意大利、德国、希腊、荷兰、罗马尼亚、西班牙、葡萄牙等国家。筹划 在本年 年底前,零跑国际在欧洲的贩卖 网点拓展至200家。

  “但必要 留意 的是,‘反向合资’对于真正具备技能 研发气力 的中国车企具有肯定 长处 ,但借助外洋 品牌在环球 市场贩卖 仅能作为过渡本领 ,从长远 角度而言,中国车企必要 做的是进一步走向外洋 ,‘扎根中国、放眼环球 ’”。威尔森高级汽车行业分析师张一夫指出。

  “汽车是一个长财产 链行业,动员 作用很强,因此各国都非常器重 汽车财产 。固然 很多 国家非常欢迎 中国的汽车进来,但是也不想整个财产 被中国企业霸占 ,中国车企出海,在本地 化落地方面,仍面对 着诸多挑衅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陈士华对《中原 时报》记者表现 。

  陈士华进一步夸大 ,从整车角度上看,环球 化市场和品牌运营本领 、环球 化研发和生产体系,是决定车企出海成败的关键。

  责任编辑:李延安 主编:于建平

猜你喜欢

全部评论(0
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