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护肤产品  /  行业(行业记者广告医疗机构)

行业(行业记者广告医疗机构)

分类:护肤产品 36
医疗美容,是指运用具有创伤性或侵入性的医学技术方法,对人的容貌和人体部位形态进行修复与再塑
近些年来,很多爱美人士都开始尝试医美,从事医美的机构也越来越多,甚至还出现了医美直播带货
然而,医美属于医疗活动
对于医疗范畴的广告,国家法律有着明确规定,禁止以各种形式,违规变相发布医疗、药品、医疗器械等广告
但记者调查发现,在一些平台上,以医美直播带货形式出现的广告推销还不少,有的甚至刻意误导消费者
“改某善你脸上的一些暗某黄、蜡某沉、皮肤粗糙,还有雀某斑问题、泪某沟、黑某眼圈、做到一个治某疗,宝贝
”这些说起话来奇奇怪怪,遮遮掩掩的人是一些网络平台上医美直播间的带货主播,她们在推荐美容医疗机构的同时,还极力推销各种医疗美容服务和产品
对于医疗广告,我国广告法是有严格规定的,比如,类似改善、治疗等这些表示功效断言的宣传词,是不能在医疗广告中出现的
对此,平台也有相应的限制,所以主播们在直播间说话时,才会遮遮掩掩,还时不时夹杂一些所谓的暗语
记者调查发现,除了违规推销,一些医美直播带货还刻意误导和欺诈消费者,兜售一些没有相关资质的医美产品
水光针是目前非常受欢迎的医美项目,通过注射入皮肤来达到美容效果
记者了解到,由于水光针这样的注射类医美项目存在较高风险,因此国家对于这类产品按照第三类医疗器械进行管理
但一些主播在直播间卖的所谓水光针,记者在国家药监局的官网查证发现,其备案信息中,都清清楚楚显示这些是化妆品,根本没有获得“械三资质”
除了医美直播中的刻意误导之外,记者发现,直播间还存在线上承诺,线下糊弄的推销行为
这两年在医美市场被商家们炒得火热的一种美容聚焦超声治疗仪器,简称“超声炮”,已成为医美主播们口中所谓的“抗衰神器”,并且还保证经得起厂家推出的包括机构验真、机器验真、医生验真、治疗头验真在内的所谓“四重验真”
记者购买了该款产品,来到线下店却发现所谓的“四重验真”并不能兑现
扫描二维码显示无效,工作人员赶紧拿出了另外一个治疗头插到机器上演示,但结果还是无效,而且治疗头的盒子上竟写着“已用完”
机构查询不到、机器和医生也无法验真,甚至治疗头还有被使用过的迹象
据厂家介绍,这种“已用完”的无效治疗头,就是一种用完后应该强制报废的医用耗材
记者在某投诉平台发现,经历类似遭遇的消费者不在少数
按照我国广告法第四十六条的规定,发布医疗、药品、医疗器械等广告,应当在发布前由有关部门对广告内容进行审查;未经审查,不得发布
也就是说,医疗广告应当取得相应的《医疗广告审查证明》才能上线
但记者调查发现,这些医美直播带货作为医疗广告均未获得《医疗广告审查证明》
那么,既然违法违规,这些医美直播带货又是怎么上线的呢?记者首先咨询了某平台,该平台表示,医疗机构是不能做直播的
既然平台说不支持这种行为,那每天这么多的医美直播,都是怎么做到的呢?在记者的追问下,平台向记者推荐了一个专线客服,这位专线客服给记者指了一条在平台可以入驻的门路
“我们这边有美容美体之类的可以入,您先入驻一个常规的类目,下载一个APP,根据提示操作,选类目就选择美容美体类目,入驻成功以后(APP)首页有个全国服务,里面有对接服务商,到里面去咨询一下,哪个能帮你操作,你就找哪个合作就可以了
”专线客服所说的服务商,是指可以为某平台上的商家提供广告投放、内容营销等一系列服务的商业机构
在这个针对商家的后台管理平台上,记者很快找到了一家“可以合作”的服务商
该服务商告诉记者,要想以丽人类生活美容入驻后,再转干医疗美容开展直播带货,就要按照他们的要求,提交相关资料,并给他们和平台交一定的费用,就可入驻平台进行医美直播,并且他们还可以帮着机构代播、代运营
据服务商介绍,如果资质不符,他们还可以帮助单体店改头换面挂靠到所谓的连锁店,照样入驻
针对医美直播带货的诸多乱象,不仅需要国家监管政策的有效落地实施,还需要网络服务的提供者切实履行审查监督的义务
除了线上购买医美产品外,消费者在线下选择医疗美容时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如何避免医美“陷阱”呢?专家提醒,在医美机构遍地开花的情况下,爱美人士在选择医疗机构、医美产品时一定要“擦亮眼睛”,先了解这种医美项目的弊端和坏处,再全面评估隐藏的风险,产品要在国家相关网站上可以查到和可溯源,切不能盲目跟风,草率决策
在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医美失败后前来修复的患者占到患者总数的近一半
来自长春的赵女士已经是第二次来整形医院进行修复了,十几年前她被朋友带到一家美容机构做了脸部的注射填充
当时,美容院告诉赵女士填充物会被吸收,可是后来填充物不仅没有被吸收,反而就像两块大石头一样在脸颊处,越来越僵硬
医生介绍,填充到赵女士脸上的这些物质,实际上就是奥美定,是一种聚丙烯酰胺水凝胶,已经在2006年4月30日就被国家明令禁止使用
这几年,赵女士为了修复自己的脸,去了不少医院,花了近20万元,她脸上的“硬块”,只能通过手术一点点取出
赵女士说,整形失败后的修复过程漫长而痛苦,整形前一定要仔细了解,慎重决定
这两天,胡女士正准备接受鼻内部异物清理手术,原因是五年前她在一家“美容机构”注射了不明物体,导致鼻子发红,发硬,不仅鼻子外形不“高挺”了,甚至还出现了“变形”
根据临床医生的诊断,胡女士注射的不明物体,有可能是羟基磷灰石,俗称“骨粉”
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整形科主任文辉才表示,“骨粉”一般是用在骨骼上的,不能用于皮肤、软组织、鼻子上面,贸然使用会导致组织硬化坏死,长时间不进行处理会皮肤破溃,造成毁容
专家建议,患者确实有明确的“缺点”,影响外观和自信心的情况下,要到正规医院、找专业医生,使用正规药物进行治疗
专家表示,总体来看,我国医美机构端呈现分布杂乱、质量参差不齐、发展良莠不齐的现象
大部分市场被非正规机构占据,因此这些地方往往医美事故频发
专家建议,有关部门要进一步加强医美行业监管,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保障消费者合法权益
行业(行业记者广告医疗机构)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猜你喜欢

全部评论(0
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