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美型资讯  /  真面目爱美虚假祛痘博士人士(医生祛痘博士虚假真面目)

真面目爱美虚假祛痘博士人士(医生祛痘博士虚假真面目)

分类:美型资讯 29
4月17日,解放日报·上观新闻刊登记者调查《“抖音”上拉客,转手拿提成:民营美容医院如此营销是坑人吗》,披露了医疗美容行业线上虚假宣传的现象
据记者了解,虚假宣传并不仅仅在医疗美容行业存在,在生活美容行业中也时有所见
眼下就有不少生活美容馆,以祛痘美颜为名,或想方设法跟“医”搭边,让人误以为是医疗美容;或以低价体验“钓鱼”,诱人踏入“美容贷”之陷阱……冠名“苗医生”,其实无医生27岁的杨先生近日向解放日报·上观新闻热线63523600反映,自己脸上痤疮、痘坑较为严重,在微博上看到“苗医生”能治和“2次只收38元”等宣传后,便于2017年12月29日到浦东齐河路235号“苗医生”处祛痘,已先后办过会员卡、排毒卡、综合卡以及美雕大套餐、美雕年卡等,一共花了十多万元,可效果和最早没啥差别
△小杨3年前在微博上看到“苗医生”“唯美貌不可辜负”“2次只收38元”等宣传
最初,治疗师说办了会员卡即可保证根除,他就花了1万元办了卡
没多久,对方以问题比较严重,需排毒素为由,又让他办了9000元排毒年卡、6820元的小气泡卡、10200元的综合卡等
经过8个月治疗后,杨先生发现脸面并无明显改善
这时,治疗师称可做美雕术,使痘坑毛孔皱纹产生明显效果
杨先生于去年3月又花了42800元,办了美雕大套餐
该套餐随后又莫名其妙地被转成了美雕年卡,而杨先生则再一次充值了数万元
△小杨在“苗医生”处所办的部分卡
在经历了用针头刺破全脸,还出血的美雕术后,杨先生于去年底发现脸上的痘坑还是和最初一样
对方却表示自家是美容店,不是医疗美容,治疗效果当然不会那么大
据了解,医疗美容和生活美容两者有严格区别
尤其是,医疗美容机构须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实施医疗美容人员需获取《医师资格证书》《医师执业证书》和医疗美容主诊医师资格,否则即属非法行医
4月13日下午,记者来到齐河路上的“苗医生 祛痘祛斑”全国连锁店
店招上的“苗医生”三字十分醒目,店门口张贴着品牌推广大使张馨予“38元体验祛痘2次”的醒目广告
记者随机问了周边商铺10多名业务员、出入大卖场的多位顾客,大家都感觉“苗医生”三字让人觉得里面都是医生呢
推门而入,前台背景墙上写着“问题皮肤专业修复连锁机构”的字样,工作人员身着白大褂,前台摆放的名片上也印着“看病就到大医院 祛痘就去苗医生”的文字
△浦东齐河路“苗医生 祛痘祛斑”全国连锁店
△前台摆放的名片上印着“看病就到大医院 祛痘就到苗医生”的文字
记者在室内环顾四周,没有看到公示任何证照
之后,工作人员从办公室内一人多高的橱柜顶上抽下来两个镜框,营业执照显示该店“上海苗美美容有限公司浦东第一分公司”,属“美容店”
店方刘女士确认从事的是生活美容,相关美容卡都出自店里,同时表示杨先生脸部痘痘先天难除
记者不免疑惑,既然难除,为何还要让他不断办卡?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显示,该公司因宣传内容不实曾于2019年3月遭市场监管部门行政处罚
刘女士自称公司隶属的总部“南京苗邦美业企业管理有限公司”也因经营范围并无医疗服务,“发布广告中变相使用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名义、发布虚假广告、发布非医疗、药品、医疗器械广告涉及疾病治疗功能”,于2019年7月遭当地市场监管部门行政处罚
△“上海苗美美容有限公司浦东第一分公司”被行政处罚的信息
△“南京苗邦美业企业管理有限公司”被行政处罚的信息
记者注意到,在所有“苗医生”旁都有一个小的带圈R字
国家知识产权局商标局网站显示,南京苗邦美业企业管理有限公司自2008年8月至2019年8月,不断注册“苗医生”商标
同济大学法学院刘春彦副教授、上海鼎力律师事务所赵山律师表示,《商标法》明确,带有欺骗性,容易使公众对商品的质量等特点或产地产生误认的标志不得作为商标使用
已经注册的,如违反上述规定,或是以欺骗手段或其他不正当手段取得注册的,由商标局宣告该注册商标无效;其他单位或个人可以请求商标评审委员会宣告该注册商标无效
花15元体验祛痘套餐,却背上9800元贷款云南来沪23岁小江向解放日报·上观新闻热线记者反映,有痘坑、痘印的他在“快手”上看到“痘博士”广告,称15元可体验气喷式除痘,便添加了客服微信预约
期间对方重申,除15元体验费外,不会收取任何费用
去年11月3日下午1:30分左右,小江到曹杨路505号尚诚国际大厦店304室“痘博士”店
一位张姓主任带他进了办公室,检测仪器上显示小江的痘痘非常可怕
张主任说再不治只会越来越严重,然后就以登记为由拿走了小江的身份证
在张主任给小江做体验过程中,有其他工作人员穿插进来,让小江扫码下载“痘博士”APP,还以帮助安装注册为由,干脆拿走了手机,又持手机给小江拍照(其实是人脸识别),还说包治好痘坑、痘印……不一会儿,小江接到了民生银行打来的问询电话,“痘博士”工作人员要他谎称年收入已达8万元,小江边体验边糊里糊涂地回答,还按了密码,事后看了民生银行发来的信息,才发现自己的信用额度被透支了9800元,每月要还贷800多元
△小江事后看了民生银行发来的信息,才发现信用额度被透支了9800元
小江当场要张主任返还9800元,可张主任说是他的自愿行为
如要返还,不仅要支付2000元违约金,还要支付体验过程中已用掉的精华液、洗面奶等价值5000元产品
为不影响征信,小江于今年4月提前还掉了民生银行透支的9800元,可“痘博士”只肯返还他4000元
4月13日上午,记者来到“痘博士”曹杨路店
营业执照显示这里是“和云美容院”,墙上则镶嵌大幅“祛痘标准制定者”之类的招贴以及“北京痘博士痤疮医学研究院”出具的“21天见证皮肤健康奇迹”明星祛痘产品等宣传品
记者问两位工作人员,这里是生活美容还是医疗美容?对方都回答不知道
△曹杨路505号尚诚国际大厦店304室“痘博士”店
△墙上镶嵌大幅“痘博士 祛痘标准制定者”之类的招贴
记者查询发现,“痘博士”在快手、抖音等平台以15元到店体验祛痘为名,事后却办贷款的行为在全国已发生多起
随着消费观念的转变和审美观念的提升,“颜值经济”风靡一时
在带动医疗美容、生活美容、健身、护肤、彩妆等产业发展的同时,广大求美者也希望职能部门及时补齐监管短板,让各类虚假营销失去生存空间
栏目主编:毛锦伟 文字编辑:毛锦伟 来源:张家琳
真面目爱美虚假祛痘博士人士(医生祛痘博士虚假真面目)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猜你喜欢

全部评论(0
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