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时时快讯  /  健身房也行看懂(健身房容量邮箱用户全部免费)

健身房也行看懂(健身房容量邮箱用户全部免费)

分类:时时快讯 23
325集一个健身房往往不是根据容客量售卖年卡,如果可以容纳500人,那就卖2000张年卡,为什么要这么做呢?一方面,顾客不会全部在同一个时间段来;另一方面,赌的就是可能将近1000人坚持不了太久,最后回不来
健身房年卡到过期时间,还是很多人没去过多少次,这些没去多少次的年卡,就是健身房赌赢的结果,就是利润
对赌,赌的就是概率
我反思了下,生活中除了健身房,其实身边的对赌模式比比皆是
【1】小故事1比如使用邮箱时,a邮箱告诉你免费送你32G容量,b邮箱告诉你送你100G,然后你就选择了b邮箱,c看到了说,容量全部免费
这时候,你是不是觉得好划得来,全部免费也,使用的时候就不会有心理门槛了,c邮箱最好
但是,其实平均下来,一个人使用的邮箱容量可能就是1G(举例),其他的都是多余,正是看到了这点,才可以无限量的送用户容量,反正也用不到嘛,就算偶尔有用的超过1G的,平摊一下人均也是低于1G的
除了邮箱以外,还有买100M宽带实际上你根本用不到100M,买服务器送你多少多少容量,上传照片赠送多少G存储空间,美容院的疗程卡,相册容量等等,送的都是你用不到的容量
为什么我们总是容易中对赌陷阱?我们往往会选择“容量全部免费的邮箱”而不会选择“32G免费容量的邮箱,即使其实自己只能用到1G容量
【2】对赌协议的玄机1、去除心理门槛普通消费者对32G,100G是没有概念的,也不知道自己平时要用多少,也不知道一封邮件一个照片占用多少容量
而全部免费意思就是不用管自己用了多少,尽管用就是了
这种免费是清除消费者使用顾虑和心理门槛
2、心理惰性比如去健身房60次的次卡1500元,年卡2000元,很多人会选择购买年卡,但其实算一下60次的次卡相当于你一年每周去1-2次,但事实上很多人一年平均下来做不到每周1-2次的频率
之所以买更贵但用不到的东西,是因为心理惰性,不想去计算来了多少次,而喜欢享受有无限次可以来健身的权限
喜欢拥有可选择的感觉,而非需要多少
3、贪念多的总是更好,没贵多少却得到多好多的感觉
作为企业,如何运用好对赌法则?【3】对赌协议的应用衡量平均一个用户需要使用的数量,初期给一个远高于用户需要的赠送数量,试行一段时间后,如果用户平均量没有明显上涨,说明用户需要量基本是恒定的
这个时候可以开始全部免费,因为即使全部免费,实际使用量依然能维持恒定,但全部免费打破了用户的心理顾虑,购买转化率反而会上涨
第一次听到对赌是在朋友的创业公司和投资人之间签的对赌协议,举例就是风投投资这家公司500万,如果你一年内用户量做到100万,那他的500万就占股份的10%,但如果一年内你的用户量做不到100万,那他的500万就占股份的80%
其实一直比较反感对赌协议,因为对赌协议是一种短期的,把投资人和创业者放在对立面的一种合作方式,虽然也会有投资者说我这是希望给他压力,我也希望他能达到对赌条件,我更愿意占少的股份,只要这个项目有发展
但这是以胁迫人,“不得不”的方式让人做事,而并非“我想要”,这会让创业者慢慢失去初心,并非因为热爱某件事而创造价值,而是因为避免股份被稀释而不得不前行
对比国外的风投和创业者的投资模式,对赌的短期效应更加明显和不合理
除却风投上的对赌,其实生活中才是最多对赌的地方
【4】对赌协议成熟的应用场景一个有趣的商业模式,和大家分享下:韩国有的店面出租并非像我们按照交每个月租金的方式来出租,而是一次性交20年的租金
一次性交了20年租金所付的金额可以打6折,并且,20年以后租金将全部返还给你,相当于白让你租了20年的店铺
对于租店面的店主而言会更把这个店面当作自己的所有物来用心经营
而房东拿了这个20年的租金拿去做投资理财,只需要确保每年的收益回报率超过20年不变的租金即可,比如这笔钱投资一个项目每年有20%的回报率,几年后利滚利很快就纯赚,比租金本身的收益还高很多
当时我听到这个例子的时候就在想,如果黄钻绿钻推出一个一次性购买20年黄钻,20年后可以全部退回,或者退回99%(避免一些法务问题),会不会大幅提升销售量呢?比如原本只有10%的人购买,变成了20%的人购买?这笔费用再拿给战略部用于投资,按目前可见的投资回报率肯定远远大于增值部分带来的收益,而且不用占用已有资金
还能放一部分做一些保障性对冲型的投资,摊平风险
总体看来20年收益会比用户购买增值服务带来的利润更高
大家管这种说法叫做金融
当然在不同国家应该会遇到不同的法律问题,在此不考虑此因素
这些方式本质都算对赌,赌的是自己投资理财的收益回报率大于20年售卖该产品所获得的收益
所有对赌,计算的都是概率
最后,对赌本质没有好坏,只是一种商业策略,对于商家而言计算的是各种情况的概率,而后选择概率大的模式,在样本达到一定数量时,赢得概率趋近恒定;对于消费者而言,要么购买时明确自己的需求,购买东西“按需购买”,要么,就别想太多了,买得开心是王道
你还在赚差价吗?你还在坐等客户上门吗?你还在用过去的营销模式吗?点击专栏,为自己多找一条生意出路吧
【5】总结想对各位老板们说,永远也不要停止学习
当你学会融会贯通后才去落地,能少走很多弯路减少很多不必要的损失;永远向成功者看齐,学习他们的模式和经验,不断地剖析目标客户、反思自己,找到最适合企业的生存和盈利方式
好了,今天的案例分享就到这里
如果你喜欢这篇文章,或者觉得本文对你的生意有帮助,欢迎收藏和转发
健身房也行看懂(健身房容量邮箱用户全部免费)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全部评论(0
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