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排毒养颜  /  适用于大爷模型娃娃方法福格(动机福格模型适用于方法)

适用于大爷模型娃娃方法福格(动机福格模型适用于方法)

分类:排毒养颜 27
文 / 洋松果(第126篇)阅 / 总计1600字(阅读4分钟)2月份读了5本书,有空手写的关于品牌和内容的《传神文案》,有关于睡眠的《睡眠革命》、《神奇的睡眠》,有第N次读的《晨间日记的奇迹》,也有一本行为设计领域的畅销书《福格行为模型》
最想推荐的也正是这本《福格行为模型》,作者是斯坦福大学的行为设计实验室创始人福格博士
在这本书中指出了很多人在行为方面常见的误区,也给出一套解读和引导自己和他人行为的方法
众多语言版本01 B=MAP,谈谈行动常见的3个误区误区1:能不能干成某件事,过于强调“动机”的重要性我们容易夸大动机(想干成某件事的欲望)的作用
不论是自己想养成的习惯、想实现的目标、还是孩子的教育问题,把动机当做主要驱动力
但并非如此,我们习惯依赖动机帮我们克服困难,解决问题,但需要长期坚持的事情,动机反而是在行为设计中最后需要考虑的因素
比如为了督促孩子晚上乖乖写作业,用“棍棒式”打压或者“诱惑式”奖励,但不久就会发现,不能对孩子一直有效
福格博士在书中有一个对动机的洞察:动机并不是一个持续可依赖的伙伴
即便拥有充足的动机,也可能无法行动,主要有5个原因
看起来,动机比爱动的孩子还要调皮和善变,即便是成年人,也难以只依赖动机来持续行动
误区2:行动失败时容易否定自己的能力即便是拥有了持续的动机,接下来也可能会发现:减肥的计划没有坚持下来、年度计划完成率很低、想养成的习惯也都不了了之
持续做不成某件事的失败经历,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我们对自己能力和兴趣的判断
如果过多的否定自己,甚至会丧失其他原本存在的可能性
拥有了动机,开始了某件事,接下来的第二个挑战就是:能力
行动一开始的时候,在对未来美好憧憬的激励下,我们容易高估自己持续行动的能力
可能行动在初期比较容易做到,但长时间坚持一件事难度要增加很多
福格在书中介绍了3种帮助我们“容易做到”的方法
另外,为了避免在失败时过多的挫败感
福格建议:将生活当作自己的专属“改变实验室”,你可以在这里为那个你想成为的自己做任何尝试
这是一个既能让你感到安全,又能让你感到一切皆有可能的地方
误区3: 过度依赖“记忆力”,用不可靠的提示来提醒自己在动机和能力之后,第三个要素是提示
我们安排自己行动的时候,一般会这样告诉自己:在晚上睡觉前,读书30分钟,还特意给自己定了个23:00的闹钟
但到了该读书的时间,容易有其他的事情干扰:比如想起来快递还没拆、东西还没收拾、明天要穿的衣服还没选好,很容易就把读书这件事推迟了
因为我们希望做的事情,大部分都和某个时间、地点有关
比如早上起来运动10分钟、每工作1小时休息5分钟,上下班路上花10分钟看最新的行业资讯等等
这个时候,如何设计对的“提示”,就很重要了
福格在书中进行了详细的介绍
02 福格博士的行为设计方法很多人因为要做的某件事很“小”觉得没价值,不值得去做,真正的大事往往又没那么容易做到
我们自己是由一个个习惯组成的,这几年对我带来巨大改变的,是一个个的习惯,而且这些习惯都是小习惯开始积累和成长的
前面讲了一些常见的误区和经验
福格博士的这本书被评为亚马逊2020年最佳商业和领导力书籍,帮助了很多企业、组织、家庭和个人,解决了工作和生活中很多实际的问题
福格博士在20多年研究的过程中,积累了许多帮助人设计和改变行为的重要方法和经验
最主要的是提出了B=MAP行为模型,帮助我们从一个新的角度来理解行为的3个决定因素:动机、能力和提示
当3个要素同时出现的时候,行为就发生了
所以我们不只可以通过模型来指导行动,也可以反向剖析我们行动失败的原因
了解了模型,下一步就是该如何通过行动来改变自己
福格博士提出了微习惯的策略,通过7个步骤来设计自己的微习惯,我们的改变也因此开始
书中的要点有很多,我把主要内容整理了一张图,更具体的方法和详细的内容,可以去看一下这本书
这本书给我最大的感同身受的收获是:我们的人生难以设计,但我们的行为习惯是可以设计的,小的行动意味着简化,更容易坚持执行
但行动虽然小,也可以从中训练自己养成习惯和解决问题的基础能力,积累更多的自信
长期下来,对自己的价值远远大于这个微习惯本身
作者:洋松果,90后,《成事法则》作者
关注互联网圈有趣的职场人和职场事,专注追求工作和生活平衡的成事法则、有价值干货分享
适用于大爷模型娃娃方法福格(动机福格模型适用于方法)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