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困死在一本书三代他用榻上(路遥平凡穷困命运死在)
失恋后,路遥废寝忘食地阅读、写作一系列诗歌、散文的发表,让他找到了新的人生方向由于成绩出色,还被《陕西日报》点名表扬他的作品,给延川县带来了声誉,也让“路遥”这个名字,响彻延川文学,突然成了路遥在绝路中的一缕光这也是为何1973年高校复招时,他毫不犹豫选择了中文系考试成绩下来,他的数理虽然一塌糊涂,文科却十分突出,县里便大力推荐然而政审阶段,因为“武斗案”阴云不散,好几所高校都不收最后,还是县委书记亲自出马,打保票路遥没问题,他才进入延安大学中文系「路遥和另一个文学青年」到了大学,路遥开始充分规划文学生涯,大量阅读托尔斯泰、巴尔扎克这时他想清楚了,不但要当作家,还要当大作家,名作家他在《陕西文艺》实习,抽着劣质烟、吃着馒头咸菜,如饥似渴地读书,夜以继日地练笔从此养成了熬夜、晚起的生活习惯在他眼里,除了写作,似乎别的事都不重要五分钱咸菜,他能吃几顿,一碟花生米,能吃上几天随便填饱肚子,他就熬夜读书,一读一个通宵1978年,时代转折,全国首届短篇小说奖,陕西有两个作家获奖其中一个,是写《满月儿》的贾平凹这件事,对路遥触动很大他当时零星发了不少东西,还没有一篇能在整个文坛叫得响好强的路遥,很不甘心,随即针对当时风行的“伤痕文学”,调整创作方向,写出了《惊心动魄的一幕》稿子出来,好几个杂志社退稿这时,陈忠实又靠《信任》拿了一个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路遥心更慌了但就在发表屡屡不顺的时候,《当代》杂志突然写信给他,说稿子看了,很好,你来北京改稿吧这一年,小说不但上了《当代》头条,还拿了一个全国中篇小说奖路遥激动得彻夜未眠比日后拿多少奖都要高兴文坛,从此有了他的位置06.获奖后,路遥并未就此自满从1979年起,他就有一篇小说一直想写,却一直写不出来这篇小说,在他心里是个王炸他想讲的,是中国“城乡交叉带”青年的普遍困境,是那些出生在农村里的普通青年的迷惘他曾写信给曹谷溪说:“目前的政策对他们,经济上帮扶,文化上抑制,没有顾得上农村户口更高的文明追求,造成了千百万苦恼的年轻人这些苦恼的人,也是愤愤不平的人大量有文化的人被限制在土地上,这是不平衡中最大的不平衡…”可以说,无论从自身经验,还是从大量观察上,路遥对“城乡交叉带”青年的处境有深刻洞见1979年,他写了一稿,不满意,只能撕掉1980年,又写《高加林的故事》,扬言一字不改,结果没了下文直到他着手解决起弟弟王天乐的生计问题,才找到新的灵感「路遥与贾平凹(左三)」王天乐是他四弟,读完高中,考不上大学,赋闲在家,没个正经营生路遥四处跑人情关系,想把他送去当工人正是这个过程中,路遥得到很大的启发他拉着弟弟聊了三天三夜谈完后,心里有底了随后,他告别家人,跑去甘泉县招待所,开始写这篇酝酿数年的小说这一次写得出奇顺利20天,一口气写出13万字初稿写稿期间,作家白描去看他,发现他屋里烟雾弥漫,簸箕里全是烟头,桌上丢着发硬的馒头路遥头发蓬乱,眼睛充血此后,路遥一写作就会进入这种战斗状态,忘记按时休息,也不好好吃饭,疯狂地抽烟动笔前,这是篇约稿润色完毕后,他去北京改稿初稿名叫《生活的乐章》改完,路遥不满意,又改为《你得到了什么?》约稿编辑说,既然你引用了《创业史》里面关于人生的那段话,不如直接叫《人生》好了路遥拍手叫好,说这个题目好
1982年第三期《收获》头条,《人生》在这个重要位置刊发对路遥而言,这是他前半生中最重要的一天《人生》的发表,意味着他不惧挫折的坚韧,终于在跟命运的一次次较量中,占据了上风,开花结果,让他获得了当代文学史的位置小说一发表,路遥对“城乡交叉带”青年命运的思考,就在文学界和社会上引起一连串讨论评论家的普遍意见是,在中国,很久没看到这么动人心弦的小说这小说传到陈忠实手上,陈忠实读完,十分震惊,受到的刺激比西方小说还大,心说怎么路遥一下子把自己给拉得这么远了?陈忠实出门,遇到一个朋友,对方一上来就问:“你读了《人生》没有?”陈说读了朋友撂下一句:“那你写那么多年,咋就搞不出个《人生》呢?”是年秋,《人生》发单行本,一口气卖了25万册整个评论界赞不绝口,各家大型刊物纷纷开讨论会中国作协的意见是:“在中国,学柳青的作家不少,但是真正学到一些东西的,只有路遥”这对把写《创业史》的柳青视为文学偶像的路遥,无疑是最大的肯定「路遥和吴天明」这还没完,旋风还在继续1984年,《人生》被著名表演艺术家孙道临演绎成7集广播剧,被上海话剧团改编成话剧,还被吴天明改成电影“高加林”和“刘巧珍”的名字,传遍大江南北,成了中国青年热议的话题路遥的名气,一下子大得收不住了社会上和文学界,迅速出现了一种声音:“《人生》这座高山,路遥不可能翻过去了”可实际上,路遥心里早有一个更宏大、更艰巨的目标07.1983年,路遥一个人跑到陕北毛乌素沙漠,在那里进行了一场私密的“誓师”茫茫天地间,他告诉自己,要忘记过去一切荣誉,变成一个从零开始创作的人,写一本真正的、影响深远的大书这本书,将是一部从1975年到1985年的社会变迁史这十年,是中国重要的社会转型期,充满重大历史事件,它们互为因果、环环相扣路遥希望用艺术的眼光去记录他们,记下人们的生存和生活方式下笔前,路遥预估了体量全书共三部、六卷、一百万字,分别取名《黄土》、《黑金》、《大城市》,小说名为《走向大世界》回城后,路遥迅速进入准备阶段第一步,是读书他列了一大堆长篇小说书单,开始系统研读其中柳青的《创业史》,是他第七次读除了小说,还有政治、哲学、经济、历史和宗教书籍,农业、商业、工业、科技类知识著作,像什么民俗、税务、气象、造林、土壤改造甚至UFO,他都研究了一遍第二步,查资料为梳理社会史,路遥查阅了十年间的《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参考消息》、《陕西日报》和《延安报》合订本一页页记下了其中有用的大事写到手指头被磨破,只能用手掌翻书前后花费数月后,十年间,世界、中国乃至一省发生了什么事,一查了然第三步,考察现实提着一箱资料,路遥到处调研乡村、企业、学校、市场,每个地方,每个人,从农民到官员,尽力去深入接触路上,他把民俗、环境、树木种类乃至鸟兽样貌等细枝末节,都摸得一清二楚搞完这些,路遥又叫来王乐平,突然拉着他到兰州,住进当地一家宾馆告之写作计划后,兄弟两人绘制了一张从老家到西安钟楼的地图,一路的山川、河流、公路、建筑,都在其中两人每天关在屋子里,细致研究每年的重大事件路遥讲,王天乐听,听完补充,从中梳理线索这时,孙少平、孙少安、田晓霞…一个个人名涌入他脑海错综复杂的个体、家庭、集体、国家的情节线,在他头脑中纠缠「采访矿工的路遥」1985年夏,路遥提着两大箱资料书、十几条香烟和两罐雀巢咖啡,跑到铜川矿务的陈家山煤矿矿医院,正式开启第一部小说的创作路遥选择在这里写作,也是“别有用心”在他的构思中,书的第三部分涉及煤矿生活他在这里写,可以近距离接触相关生活场景等写第三部分时,就可以迅速进入状态下笔前,路遥就知道前路难但万万没想到,它会那么难08.刚一坐下来,路遥就遇到了问题小说的开头,他写了整整三天,除了一筐废纸,毫无收获直到冷静下来,抚平心头的焦急,路遥才找到感觉五六天后,路遥渐入佳境,开始以每天五千字的速度往前推进,强逼自己写满额度为督促自己,他把53章列出53个数字贴在房间里,每天写完就“打一次卡”天天写五千字,不允许出任何差错,这对意志力和创造力,是极大的考验可路遥就是如此,拼命对自己发出最严苛的挑战整个写作过程中,他又进入了写《人生》的那种状态一写起来,他就忘记时间,晚睡晚起,吃东西敷衍每天馒头、米汤、咸菜烟不离手晚饭时间出去散步,其余的时刻,路遥都像坐牢一样,把自己死钉在书桌前这期间,路遥一直处在高度紧张和精神亢奋的状态里,对身体上的损伤完全漠视连去上厕所,他都是一路小跑着去的12月,路遥按时完成初稿春节稍作休息,又开始修订抄写,一个字一个字地推敲高强度的修改,又持续三个月定稿后,他打算把小说名改为《普通人的道路》打电话跟一位编辑商量时,编辑说:“你觉得叫《平凡的世界》如何?”路遥当即两眼放光,说这个名字好
「《平凡的世界》手稿」这年夏天,《当代》的青年编辑周昌义来陕西组稿,省作协就把《平凡》第一部推了上去然而审稿结果,却大大出乎所有人的意料多年后,周昌义回忆说:“读着读着就没兴致,感觉啰嗦、慢,没有悬念和意外,实在很难往下看…”最后,《当代》以积压稿件太多,婉拒路遥不久,作家出版社的编辑听说路遥出新作,要去看了三分之一,直接把稿子退给路遥,理由是:“这书不行,不适应潮流,太老一套了”先后两次退稿,对怀揣着雄心的路遥来说,无疑是个巨大打击柳青在病床上时,曾对他说,陕北这个地方,没有一部大的史诗级小说出来,是对不住它的路遥听了,就一直想写出这部作品《平凡的世界》是他不可回避的冲刺可在他写这篇小说时,文坛已经被欧美现代派新风吹拂,新形式、新思想、新的写作技巧,成了普遍追求路遥呢,还在用一种慢悠悠的“古老”的现实主义笔法,写编年史一样推进故事在“魔幻现实”“意识流”面前,大家都嫌这种技法,太落后了对此,路遥很不甘心,他曾对朋友说:“㞗
难道现在托尔斯泰、巴尔扎克们,要成这帮现代派的学生了?”最后,稿子几经辗转,托关系到了《花城》杂志《花城》同意刊发同时,错过贾平凹《浮躁》的中国文联出版社听说路遥有新作,主动找上门来,决定出版试试看就这样,《平凡》第一部,磕磕绊绊地才发表了想必路遥的心里,很不好受09.但路遥坚信自己是对的他觉得这样一部社会变迁史,只能用现实主义的笔法来写于是迅速调整心态,投入到第二部分的创作中开写前,路遥先去广州转了几天,充分感受了一下改开气息然后又到西北工业大学里体验了一下生活最后,他带着弟弟去了柳青墓也许是发表遭遇挫折,内心淤积的情绪太重,一到墓碑前,路遥就跪下来,放声大哭随后,他让弟弟离开,自己单独在墓前待了一个小时王天乐不知道路遥做了什么、说了什么,只记得他回来时,哭红了眼睛也许那一刻,路遥就下了狠心:“老子就是死,也要把这本书写完、写好、写透
”「路遥在柳青墓前」路遥去了吴起县武装部那是延安地区最穷的县之一,偏僻落后,无人打扰作协朋友跑去看他,发现他住在一个简单窑洞里,就一张单人床,屋里除了碎掉的干馍,就没什么正经吃的东西没多久,路遥感到身体不适长期熬夜,让他身体每况愈下抽烟太多,导致胸口隐隐作痛对这一切,路遥没放在心上,只是增补了一个爬山活动他完全没意识到,长期损耗,已经让脏器亮起了警钟等回延安收尾时,他走路变慢,动不动就喘粗气就在完稿期间,路遥一口血喷在了稿纸上而这时,评论界对《平凡》的风评,又给了他沉重一击在《花城》和《小说评论》发起的座谈会上,许多权威评论家出席,对路遥这部作品的评价,一边倒地都不怎么高有人甚至直白道:“完全不能相信这种东西是写《人生》的作家写出来的”路遥希望《平凡》第二部分能继续在《花城》刊发,可编辑部内部意见分歧,这一愿望未能实现打击接二连三地袭来路遥写信对朋友说:“我无力再做艰巨的思考,整天像个白痴一样呆坐着”1987年年初,阴云就这样笼罩在他头顶他的身体,越来越糟路遥这个人,又很好强,死活不愿意向外界透露自己的病情,硬挺着不说纯粹是扛不住了,才到榆林去看病看了几个医生,无果,最后找到一个老中医,开了几副药,勉强把身体机能调了过来以他当时的情况,无论如何应该去做更全面的检查,然后休养个两三年,把恶劣的生活习惯改掉可路遥选择了一场赌博,一次冒险在随笔中,他提到当时的心态说:“只要上苍赐福于我,让我能最后冲过终点,那么永远倒下去不再起来,也可以安然闭目了…”考虑到身体情况,这一次,路遥住进榆林宾馆写第三部期间,身体给予的反馈更明显了每次去朋友家坐客,路遥都累得气喘吁吁朋友都说,没想到一个作家写书,写起来居然比背石头上山还累周围人时不时劝上两句,说你不要这样残酷地对待自己,好好休息一阵路遥根本不听1988年1月,路遥在身体竭尽透支的状态下,完成初稿只过了春节,他就一头扎进甘泉县招待所,开始处理最后的修改在那里,他曾写出《人生》路遥希望这部小说,有一个完满的仪式感当时之所以如此赶工,片刻不停,一个很大的原因,是广播在评论界对《平凡》发出一边倒的负面评价时,命运又给路遥开了个玩笑「路遥是拿命在写作」写第三部前,路遥曾去西德访问正好在北京,遇到了一个叫叶咏梅的故交她是当年去陕北的知青两人叙旧时,问路遥最近写什么路遥提到了《平凡》恰好当时,叶咏梅在央广广播的“长篇连播”节目任职把稿子拿来一看,觉得这正适合改编很快,节目提上议程节目录制时,路遥正奔命写第三部他曾撰文说,长篇作品,越到后面,打击力量越大,这就要求精力更旺盛,体力更充沛,精神更沸腾,你得挣着命、吐着血往上拉,必须付出加倍的力量写到后面,他是舍生忘死:“如果我不这么写,《平凡的世界》根本完成不了”写完后,当然应该先休息因为光写初稿,就耗尽了他全部的心力可1988年3月,《平凡的世界》已经通过广播,进入了千家万户,成了无数青年人追更的“广播剧”对路遥病情一无所知的叶咏梅,希望路遥能在6月就把第三部拿出来,这样才赶得上录制一想到有那么多听众在追这部小说,路遥说什么都要尽快完工1988年5月25日,路遥拖着一身病躯,发起了最后的冲击改到稿纸最后十几页时,他的手激动得发抖由于过分激动,甚至发生痉挛,不得不在热水里泡了一阵,等手指完全恢复,才继续飞快地写最后一个字落定时,路遥猛然站起来,把手上的圆珠笔扔出了窗外这本他酝酿了多年的“大书”,终于完成了他对得起柳青,对得起自己,对得起家乡这片土地了随后,他去卫生间洗脸镜子里的自己,苍老、憔悴,病恹恹的看到这张脸,路遥忍不住流下了眼泪10.如文章开头所说,《平凡的世界》第一部、第二部由文联出版社印售,只订出去三千册责任编辑连连叫苦,睡不着觉彼时,推崇现代派写作的主流文坛,对《平凡》写作质量的定调,更令事态雪上加霜偏偏这时候,神奇的事发生了1988年,在电视剧还很新鲜的年代,听广播,才是娱乐项目里顶流“长篇连播”这样的节目,则是顶流中的顶流就在那一年,从城市到乡村,从学校、矿场到单位、军队,每天中午12点半,大家都等着收听《平凡的的世界》,都在为孙少平、孙少安两兄弟的命运揪心很快,广播带动书的销量书一下子卖到了几十万册然而,在销量捷报频传,在广袤大地上无数青年被《平凡的世界》所吸引时,路遥的身体,来到了危险的边缘这一次,路遥每天咽喉肿痛,头痛、发热,去医院检查后,发现咽喉充血,扁桃体红肿情况如此严重,路遥却只当成肝火来治,还没引起高度重视相反,他还一门心思扑在创作上,为接下来的写作做准备评论界不是推崇欧美现代派吗?我倒要看看这个现代派有多厉害我还要写一个更新、更大的东西,吓吓你们路遥就这脾气,人家越是看低他,他越是较劲他开始研究中国史和世界史,读起了《资治通鉴》、《万历十五年》和柏杨的《中国人史纲》,拓展思想的深度和广度同时,系统地研究现代派写作什么卡夫卡、博尔赫斯、马尔克斯、福克纳,全都来吧在路遥的计划中,还有几部大书要写以整个文坛的风潮和他的性格而言,这几部书,想必会用新的文学技巧,新的书写结构,更上一层楼可惜,路遥没能等到那天……「路遥拍照总是若有所思」1991年,对路遥而言,是悲喜交加的一年喜的是,在茅盾文学奖评奖中,本来他不抱任何希望的《平凡的世界》,以第二高的票数摘奖这部被不断否定的作品,最后还是被给予了创作上的肯定得知自己得奖后,路遥十分激动地对作家朋友说:“嗬嗬,这下狗日的做日塌了,有些人一满看见我不顺眼,这下怕再张狂不起来了…”也对贾平凹来了一句:“我把他们都踩在脚下了
”可见摘得茅奖,对此前屡屡不被看好的路遥而言,是一种多么大的宣泄而悲的是,那年,路遥和妻子的感情出现危机,家庭正处在分崩离析的边缘以及,他的身体状态,越来越差尽管身体情况很糟,路遥还在写随笔、编文集直到1992年春节,他突发剧烈肝痛,痛苦得难以忍受都到了这地步,路遥依然没有采取系统的治疗和检查从朋友那儿搞来“护肝片”吃了,就开始装修房子这期间,他出现过肝疼、腹泻、高烧、发寒,全没放在心上夏日高温,他依然以小米粥果腹,拉了很久的肚子路遥不知道,死亡正一步步向他逼近「《平凡的世界》第一部」那时,他一门心思扑在装修上,等待北京归来的妻女重聚他可能是想装好一套房,对即将崩裂的家庭,做最后的挽回最后,妻子和女儿来了一见到他,妻子要求他必须静养,不能再乱来了在家人朋友的强烈要求下,路遥回到延安可一切都太晚了一下火车,他就病倒在了宾馆…11.路遥最后的时光,充满了痛苦和不甘入院不久,路遥自己意识到问题严重,对前来探病的曹谷溪大哭道:“我这是完了,老天爷把我拦腰砍断了,我的病很重,这一回怕是不行了…”随后,路遥确诊,乙型肝炎肝硬化,虽无癌变,但腹水感染,必须赶紧送回西安治疗省上听闻此事,引起高度重视,省领导赶紧给路遥开绿灯被送到医院时,路遥已病入膏肓相关护士曾撰文回忆:“初见路遥,典型的肝病面容:灰黑的脸色,黄染的巩膜,紫红色的肝掌看上去比照片明显要瘦些整个人的神情,憔悴低迷…”太晚了转院没多久,路遥就被下了病危通知会诊结果说,如果1987年吐血后就及时停笔,下决心好好休息,他的身体就还有救但就像朋友们说的,长期以来,路遥对写作,过的是一种“殉道”式的自虐生活:“路遥律己很严,严苛到不可思议的地步用他的话说,要‘对自己要残酷’他一直怀着一种牺牲的心态在写为了在一点上突破,不惜将其余统统收缩;为了一朝成功天下惊,不惜青灯黄卷过一生”人生最后那段病床时光,朋友来探望时,路遥说不甘心拿了茅盾文学奖后,他曾发誓还要拿国际大奖,可这时,他再也拿不起一支笔不甘心之外,路遥还说了这样一句话:“我这十几年,吃的是猪狗食,干的是牛马活…”「病榻上的路遥」到后来,路遥情绪越来越坏甚至拒绝进食、输液那年11月,在医院一次次竭尽全力的抢救下,依然没能挽回他的生命是年11月17日,主任、主管医生、值班医生、责任护士一同奔到他的病房,在与死神最后的搏斗中,路遥嘴中断断续续地叫着“救……救……我”、“救……救……我”在不甘和痛苦中,走完了43年的人生正如他自己所言,他这十来年,除了抽了点好烟,吃,没吃什么好的,住,没住什么好的,整日像牛耕地一样,狂写不止,几乎没享到什么福在写《平凡的世界》期间,他吃遍了村里镇里半夜脏乱差的小吃摊,写到半夜,饿得不行了,就把冷掉的硬馒头拿来充饥,或烤点红薯片吃他心里,永远把精神上的追求放在首位即便拿了茅盾文学奖,成了陕西作协的骨干,路遥一生也没赚到什么钱当年《人生》获奖时,路遥去北京领奖,钱不够,是弟弟王天乐借钱给他后来《平凡的世界》拿到茅盾文学奖,路遥还是没路费,又是弟弟四处借了5000块给他还说,哥,你可别拿诺贝尔奖了,我没地方给你搞外汇路遥听了,当即回了一句:“日他妈的文学
”一直以来,路遥工资并不高,稿费也不多《惊心动魄的一幕》500元,《人生》1300元那时,卖书还没有版税这一说《平凡》卖那么多,到他手上,只有三万块后来电视剧著作改编,到手才680元路遥吃得粗糙,但总要抽好烟,档次比别人高每天最少两包一个月的烟钱,200块,他工资才100多人家建议他抽差的他说这不行,抽好烟,不是生理需要,是心理上的满足多少年来,路遥都是入不敷出为解决钱的问题,他曾想去卖牛仔裤,还想过开餐馆、跑运输队、搞养殖场但都止于想法,没能落到实际上路遥曾受某纪实文学杂志主编邀请,去汉中溜达一圈,跟当地领导交流,写了篇命题作文,赚钱还债对此,路遥得到些启示,1990年初,他对西影厂的朋友说,实在穷得没办法了,能不能找点挣钱的事,写报告文学也行当时汉中西乡有个高中生,在全国物理竞赛中拿了第一名,路遥被请去采访,让写这个学生采访完,路遥又反悔了他觉得这事太跌份「路遥一生真没享什么福」1992年,病榻上的路遥,还曾向作协创作之家,借了一千块钱当时,他急着送妻女回京,可临时取到的稿费,居然不够用《平凡的世界》获奖后,北京和省里的奖金加起来,总共一万块路遥拿到钱,将它们放在一起,存成了一张存单那是路遥在文学道路上拼尽一生的能量后,留下的唯一一笔钱就在他死去那年,一个老人到南边走了一转,姓资姓社的问题,尘埃落定年仅43岁的路遥,没能赶上市场兴起的好日子否则,以今天《平凡的世界》的销量、影视版权,路遥仅靠这一套书,就能千万身家可偏偏他的人生,定格在了1992年路遥一定没想到,他走后,《平凡的世界》给这个世界带来了什么12.尽管文坛的主流态度,对《平凡的世界》始终保持暧昧,甚至在某些权威的当代文学史里,提及路遥,重点在《人生》这部小说,往往是对《平凡的世界》一笔带过,不做深入探讨,民间却把这本书,奉为经典30年来,《平凡的世界》长盛不衰80年代末,“长篇连播”播出后,电台收到几千封来信有学生说,他们有270人住在一幢四层楼房里,拿着100部收音机,每天中午12点半同时收听《平凡的世界》甘肃农村有个学生,为了赶上广播,每天跑步8里地回家,四个月下来,居然在学校长跑比赛上拿了名次上世纪末,中科院“对国人影响最大的28部图书”调查里,《平凡的世界》是唯一入围的当代文学作品排名仅次于《三国演义》《红楼梦》1998年,有人对四届茅盾文学奖20部作品进行调研,《平凡》销量最大,许多人将其列为“个人最喜爱的读物”1999年,评选“感动共和国50本书”,它又与诸多经典并列9年后,新浪网做过一次“读者最喜爱的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的调查,《平凡的世界》以71.46%的比例,高居榜首4年后,“文明中国”全民阅读调查,《平凡》的读者体量,超越《红楼梦》2018年,中青报联合共青团官微进行“改开40年”大型青年调查,过去40年里,对中国青年影响力最大的文学作品,依然是《平凡的世界》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上,几乎还没有哪个纯文学作家的书,这么不断受欢迎地卖下去稍微能与之一战的,大概也只有靠《活着》活着的余华了而其中很大一个原因,就是励志很多读者表示,从这本书里,汲取了对抗苦难和挫败的力量,找到了人生奋进的动力他们和潘石屹、董宇辉一样,每当觉得顶不住的时刻,都会想到书里的孙家兄弟,想到他们面对困苦,不甘屈服恰恰这种面对困难不动摇的精神,适应了中国1992年之后整个社会个体的发展心理在路遥死后那些年里,个体的奋斗、逆袭、阶层跃迁,一直是中国社会的主流尤其是那些来自农村的青年学生、青年务工者,他们从路遥书中,看到了太多和自己相似的内容,看到了自身的影子即便不是农村青年,在这个推崇奋斗、渴望突破阶层的时代,每一个个体内心的驱动,都与《平凡的世界》中那自强不息的精神相吻合正如相关调研人员说的:“它的畅销背后,是一代代中国人奋斗的回响”书里面,写的是平凡人的故事,平凡人的爱恨、绝望、奋起,这很容易让千千万的普通读者代入自己,激发他们的斗志和精神追求《平凡》的持续畅销,也说明了在过去的多少年里,“奋斗”二字,是中国年轻人离不开的人生主题,是他们必经的成长之路路遥用他那好强、好胜、勇于攀登、绝不服输的生命底蕴所凝练成的这本书,正好击中了他们归根到底,就如延安大学路遥文学馆负责人说的:“只要中国社会有等级存在,有城乡二元对立结构存在,就有路遥的市场我们不乏对苦难的写作,但他最能把苦难,转化为精神动力”回望路遥一生,他从一个贫困的农家子弟,屡次差点辍学、遭遇时代动荡、被恋人抛下、被敌对者构陷,一次又一次绝望,一次又一次奋起,直至在写作路上拼死追求至高荣誉,这份坚韧和奋进,始终是他生命的底色也正因为有这种强韧的姿态,在生命体悟中,他才写出了《平凡的世界》作为“城乡交叉带”的一员和长期观察者,他又对底层青年的困苦、迷惘,有着远比他人更深的体会只有他,能温暖那些不甘沦落、受苦奋进的人,给他们以希望、力量时至今日,在中国大地上,还有太多这样的人某种程度上,他们又何尝不是一个又一个,曾一心想翻身的路遥「路遥的一位迷弟」只可惜,命运又总是充满荒诞如果路遥不那么自虐写作,他可以活更久,可以看到自己的精神,影响更多人他得到的财富,也会让他没有后顾之忧,安心创作对此,我们只能说,如果不自虐,那也不是路遥了43年,很短但路遥用这43年的时间,把自己的人生,锤炼成了一部更值得阅读的作品它的底蕴和主题,被分散在他的书写中,随之流传下去,激励一代又一代和他一样曾胸怀志向、不甘沉沦的人在单纯的文学意义之外,对于一个作家而言,这或许是最好的奖赏它让肉体早已不在的路遥,灵魂中不屈的意志,永葆青春「全文完,下次再会」本文部分参考资料:[1]《早晨从中午开始》,路遥[2]《回望路遥》,三联生活周刊[3]《路遥最后的时光》,魏兰娉[4]《路遥身后20年》,南方人物周刊[5]《平凡之路与不平凡的力量》,邵燕君[6]《路遥传》,厚夫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出现在中午面前太累了(老公出现在中午面前太累了)
今天中午睡得太累了,睡了很久,做了一个梦,梦见我的发小霞出现在我的面前,她身体好好的,微笑着还是那样,轻声细语,笑意吟吟我说哎呀,你的身体很好,她微笑着跟我说话,记不清梦里说了什么,但是我的惊喜是有的也许是今天上午刷到了杭州保姆纵火案的男主人林斌生又娶妻生女的文章吧霞是我的一个被窝长大的发小,...
-
自然美美容院上海山路(自然美美容院山路上海空间)
该美容院是一个改造项目客户原本拥有一家美发店,位于一个繁忙的十字路口侧临街的店面但由于经营的原因,客户想将这个店面改造转变为一个美容院一个临街店面作为美发店是再好不过的了,但是要将其改造为美容院时问题就来了美容院主要接待女性顾客,除了美容护肤产品的售卖以外,还会帮助客人进行肌肤检测及护理等,所以对空...
-
怎么做美容院(的人不允许怎么做谁的美容院)
1.明确的架构每一个团体都需要明确:谁在什么位置,负责什么内容,不允许两个人交叉负责,也不允许集体领导,不允许有模糊的领域出了问题大家都清楚谁的责任,谁的功劳也很清楚2.明确的目标老板不是决定怎么爬梯子的人:他是决定将梯子架在哪个墙上的人,所以老板一定要将自己的方向、目标传达出来,员工能够做的更好3...
-
美容院YOKONAGAYA(美容院建筑道路区域人行道)
街道般的建筑这是大阪市主干道上规划的一座木制小楼为了修建道路和地铁,以前的农田被分割开来,留下了一小块一小块的土地长边59米,与道路相接地块呈美丽的三角形,短边长4米宽阔的门面非常适合做生意,过去曾有一家杂货店和一家章鱼烧店设在帐篷里帐篷铺满了人行道,自成一条商业街凸出公共道路的区域有着不同...
-
花仙子花园美丽塑型(是一个美丽都是花仙子水疗)
花仙子美丽馆这边上来之后是一个美容院,美容房,这边是手跟加仪器加产品,纯物理疗法,能让你美丽蝶变,年轻个十岁你说二十对吧?十岁在我这里,一个月左右十岁是完全没有问题的嫂子,我的女儿都三十二了是呀,特别年轻这边还有根烟这边也是的,就像花儿一样房间布置的很漂亮到处都是花我们也都是产品加仪器,不用任何其他...
最新发布
-
200多家公司脱手港股年内回购逾1500亿港元
2024-07-31 -
南山团体 发起部分要约收购 连续看好恒通股份将来 发展
2024-07-31 -
万科拟向苏州高新地产出售合资公司50%股权
2024-07-31 -
小摩下调诺瓦瓦克斯医药评级至“减持”
2024-07-31 -
“白酒股下跌空间已不大!”公募人士不认同瑞银证券看空观点 多家酒企也回应了
2024-0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