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美容手法  /  (艾灸艾绒穴位疗程姜片)

(艾灸艾绒穴位疗程姜片)

分类:美容手法 32
艾叶是临床常用的中药,菊科植物艾的干燥叶
艾叶用于中医临床已有悠久的历史,《诗·采葛》传就记载“艾所以疗疾
”《孟子》说“求三年之艾也
”艾叶性温,味苦、辛,常用于治疗经寒不调、少腹冷痛、寒凝经脉等引起的痛症,疗效卓然
其具体应用可分为内服、灸治、熏法、煮水泡脚等
图片来源:摄图网内服治痛症1.艾叶具有温经、止痛的功效,可用于治疗宫寒所致的痛经
①服用当归艾叶汤加减
基本方:当归30克,生艾叶15克,红糖60克
每日1剂,水煎2次,取600毫升,分3次温服
每经行前3天开始服,连续服6剂后停服,到下次月经来潮前照上法再服6剂,连续3个月
若兼有乏力气短,可加黄芪、白术各15克;兼有腰酸,可加枸杞子、山萸肉各12克
②可用鸡蛋置于艾叶汤(艾叶15克加适量的清水)中煮熟,痛经患者每天吃1枚此鸡蛋,在经前连服7天
2.《太平圣惠方》中所载的艾叶丸可用于治疗腹痛
其药物组成为:艾叶12克、白头翁4克
共研为末
用米醋3升,先熬药末一半成膏,后入余药末相和为丸,如梧桐子大
每服30丸,食前以粥饮送下
外用治痛症1.艾灸止痛艾灸是中医针灸疗法中的灸法,是用艾叶制成的艾灸材料产生艾热,刺激体表穴位或特定部位,通过激发经气的活动,来调整紊乱的人体功能,从而达到防病治病目的一种治疗方法
艾灸作为一种健康保健方法,在日常生活被普遍应用
它在针对“痛”症方面,主要治疗机理是艾火产生的热量,促使局部皮肤充血,毛细血管扩张,增强局部的血液循环与淋巴循环,缓解和消除平滑肌痉挛,使局部的皮肤组织代谢能力加强,促进炎症、粘连、渗出物、血肿等病理产物的消散吸收;还可引起大脑皮质抑制性物质的扩散,降低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发挥镇静、镇痛作用
同时,温热作用还能促进药物的吸收
①治疗虚寒性腹痛:将艾条点燃,置于神阙穴,以皮肤能耐受热为度,使局部潮红,时间10~15分钟,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
②治疗肩周炎部疼痛:选择肩井穴、肩贞穴、肩前压痛点,用厚0.2~0.3厘米新鲜姜片涂抹,再用针刺数孔,覆盖在上述穴位上;然后将艾绒捏成1厘米左右大的小团,放在姜片上点燃,待艾绒燃尽为一壮,或以艾炷置姜片上燃烧一厘米为一壮;再换艾绒或艾炷进行艾灸
注意避免烫伤,每个穴位艾灸3~5壮,每日1次,每个疗程10次
③腕关节痛:选取阳池、列缺、阳溪、养老等穴进行艾灸,方法同上,每个穴位灸3~5壮,每日1次,每个疗程10次
艾灸治疗“痛”症具有简便、迅速、疗效佳的特点,值得我们推广
2.艾叶灰或熏法止痛古代文献记载艾烟具有消肿止痛的作用
《肘后备急方》载:“用艾烧令烟起,以碗盖之,候烟上碗成煤取下”
将收集起来的艾烟加入清水,清洗眼睛治疗火眼肿痛,起到消肿止痛的作用
《本草纲目》云:“风虫牙痛……铺艾,以箸卷成筒,烧烟,随左右熏鼻,吸烟令满口……”,即用艾烟熏鼻,将艾烟吸入口中再吐出,可达到消肿止痛的作用,且其效果良好
3.艾水泡脚治痛症艾水具有温经、散寒、止痛的功效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用它治疗一些痛症,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①对脚部痛风引起的疼痛:取艾叶30克,石菖蒲20克,加水煮开,候温,每晚睡前泡脚,一个疗程3~5天,效果显著
②对脚部关节炎取引起的疼痛:取艾叶50克,棉花籽50克,捣碎,在药上喷30克高度白酒,放入锅内加热,用布包好敷在关节上,连敷3~5天,睡前敷,效果显著
文/秦岭 银川市中医医院版权所有,未经允许,禁止转载关注公众号《家庭医学》,了解更多健康科普知识
(艾灸艾绒穴位疗程姜片)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猜你喜欢

全部评论(0
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