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美容手法  /  冰雕哈尔滨冰雪前世今生童话(哈尔滨冰雕冰雪都是游客)

冰雕哈尔滨冰雪前世今生童话(哈尔滨冰雕冰雪都是游客)

分类:美容手法 30
离离春风,万物生长
哈尔滨的室外冰雕生出了一条条纵向的纹路
13日夜起至今,哈尔滨中央大街、冰雪大世界等处的冰雕雪雕陆续拆除
“这么美,还好好的,怎么就拆了?”南方游客满眼心疼
“冰里生出竖纹就脆了,容易塌,不安全
”马文涛不停地跟深夜里还留恋在冰雕旁的游客解释
一边争分夺秒拆除,一边比谁都心疼
“每一件都是哈尔滨的荣耀
从来没有一年这样强烈地想让春风晚点吹,让千里奔赴的游客再多看看它们
可是我们尔滨总是想把最好的呈现给游客,拆除是对游客最好的负责
好在除了冰雕雪塑,尔滨还有很多其他宝藏
”梦幻的相遇总是美妙,哈尔滨每一年的冬日童话都是永不重复的“限定版”
专业设计团队比稿选优,“量年”定制
它不会再现,也不会等待
如时光的车轮,永不回头,永远向前
能留住的是情感
强烈的感情让今冬的哈尔滨浓墨重彩,双向奔赴的珍惜让冰雕雪塑有了非凡生命力
游客珍惜冰雕生命期之短,建设者感谢游客一次次把它们定格在镜头中,让美好的瞬间得以永驻
能跨越四季的是用心
哈尔滨以冰雪之美登上顶流,最会宠游客的尔滨就会尽全力呈献“四季冰雪”
在春夏秋唤醒意志的冰雕雪塑复活战斗,也将如冬日的冰雪童话一样,一期一会,永不重复
宝藏尔滨,用掏不尽的宝藏邀约四海宾朋
新程起,步履所至,万山无阻
生命最短暂的冰雕作品——“闪现”13天短暂的美好总是格外绚丽
2月1日,中央大街中央商城附近,一只栩栩如生的帝王蟹冰雕作品撤掉围档出街亮相
这座2.5米×2.8米×2米的“写实主义”作品,把螃蟹的钳子、倒刺雕刻得活灵活现,其中一个蟹钳做成了铜钱样式,萌萌的,受到游客的热烈追捧,每天的出境率非常高
13日夜间拆除时,很多游客惋惜:“这才展出几天啊,怎么就拆了?”负责中央大街冰雪景观制作的哈尔滨南博望广告服务公司总经理马文涛就耐心给游客解释,“冰雕如果是透明的就没问题,但现在里面出竖纹了,不透明了,就有塌的危险
冰雕看着轻盈灵动,实际很重,1立方米的冰大约1.6吨重,1立方米的雪大约1吨重,要是塌了多危险啊
”其实,马文涛的心疼和不舍无以复加,“这座作品是为了宣传百年口岸绥芬河而建的,突出了对俄贸易里春节餐桌上的帝王蟹,共由8位冰建师、雕刻师用了5天的时间建成
按往年的气温,可以展出到25、26号左右,没想到今年升温升得格外早
13日公安部门给中央大街管委会下了冰景危险告知函,我们立即安排拆除了
它整个出街展出时间只有13天,是今冬展出时间最短的一件作品
”中央大街今年一共建了公益冰雪雕5座、商业冰雪雕12座,复刻大学生冰雕全国锦标赛获奖作品24座,41件作品中展出时间最长的也就是54天
“每年12月10-15日是采冰期,至12月31日为建设期,1月10日左右为补建期
今年中央大街最早出街展出的作品是在12月21日
”马文涛如数家珍,今年最火的“蛋仔”备受宝宝游客喜爱,飞速窜红以至“红遍中国”,其实它的展出期也不过是54天
而临时点位上的“刘德华走红毯”展出时间只有14天
中央大街每年的冰雪雕都有固定点位,这座作品是中国影视协会与哈尔滨市沟通增加的临时作品,建在苏宁商场对面
“太可惜了,要是再能展出个10天左右,让更多人看到它们多好
”“瞬间艺术”的真谛,是哈尔滨人对冰雪的情怀“为什么选择这种不能保存的艺术作为事业呢?”“这是哈尔滨人对冰雪的一种情怀
”谁不希望自己的作品留传世间?但哈尔滨5000余位冰雪雕刻师、冰建师100%会给出这同一个答案
“我们经过几十年研讨定义冰雕雪塑为‘瞬间艺术’,因为它雕刻好的那一瞬间是最美的
”哈尔滨第五代冰雕师、哈尔滨赋迪百承科技公司总经理刘迪说,参赛的品讲究雕刻精准,雕刻完那一刻最完美
之后经过风吹日晒落尘,作品就会产生变化
而制作冰雪观景时,我们会“留量”,即留出冰体自融和风吹日晒所消耗的体积
这样的作品,制作完的第三天是最美的
所谓“消逝的艺术”“瞬间艺术”,不是瞬间就消逝了,而是它最美的瞬间特别易逝
哈尔滨的冰雪雕刻艺术家们给冰雪注入了灵魂,从1963年哈尔滨首届冰灯游园会,哈尔滨一代代冰雪人不断钻研前进,让哈尔滨冰雪雕刻技艺常年屹立世界最前沿
“做得时间越长,越不枯燥,与石雕、木雕等相比,冰雪雕更体现一种‘变’,即室外的冰体随自然而变,我们不能完全按照设计稿,雕刻时要随机应变
而且,在零下几十度的户外雕刻,思维、身体都在动
是非常有挑战的工作
雕刻完那一瞬间心情的激动无法言表
这些都是冰雪艺术的独特魅力
”刘迪7岁的儿子现在已经能参与雕刻冰雕,他说,“哈尔滨的孩子对冰雪有天然的喜爱,冰雪事业后继有人
”哈尔滨冰雕——用全国冰质最好的冰“哈尔滨冰雕、冰建筑用的冰是全国冰质最好的
”刘迪制作冰雕几乎已走遍了全国
几十年的雕刻经验,一上手就能感知冰质
“首先天然冰优于机制冰,天然冰的讲究非常多,哈尔滨的天然冰是全国最好的,因为我们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不断探索、寻找,除第一届冰灯游园会用了自来水冻的冰,到1964年就开始用松花江天然冰
而同样是松花江,各个位置的冰质并不一样,目前松花江最佳取冰点只有一两个,是经过20多年的寻找确定的
它需要水流和地势结合,水流的速度比较缓、含氧量也适宜,水流一层层上冻,从每年12月10日开始每天冻厚5公分,这个区域的冰透明度最高、没有棉絮、没有气泡,而其他区域的冰由于水流过快等因素或者会有很多气泡,或者不清澈,影响冰雕的美观
”“天然冰密度大、不易化,机制冰密度小、易融化
”刘迪去过太多各地的室内冰场制作冰雕,“南方只能用机制冰,广州的冰块最大,是100公斤的1×0.5×0.2米大小(哈尔滨的天然冰采下来的冰块是8×4×4米),长沙及以北的地区都是50公斤的冰块
这些机制冰都是冰条,我们叫‘规矩冰’,受先天条件限制,很难制作成特别大型的冰雕
因透明度等问题,一些地方就采用了彩冰和污白的冰
这些机制冰因结冻时间有限,密度都不如天然冰
我们制作也都是‘因材制宜’
”今冬哈尔滨囤冰上了热搜,囤了10万立方米的冰,相当于六七个标准体育场的面积
很多网友惊讶,冬季有天然冰场,夏季也可以机器制冰,为什么还要储存冰?因为这些天然冰质量上呈、冰块体积大、是冰雕冰建筑最好的用冰
哈尔滨雪雕——用最白、最细腻的雪下雪即成诗的哈尔滨,很多游客误以为哈尔滨雪雕都是天然雪制成
与哈尔滨用天然冰做冰雕相反,哈尔滨的雪雕都是用人造雪雕刻的
同样是人造雪,哈尔滨的雪雕格外洁白细腻,也如冰一样,经过了长期的探索
“水质不同造出的雪就不同
”哈尔滨志强冰雪雕刻工作室孙志强介绍,哈尔滨太阳岛和冰雪大世界都有专门用于造雪的水场,不但要把水过滤得很干净,还要给水降温,要用接近0摄氏度又没有结冰的水来造雪
这样造出的雪特别洁白,雪的质量也是最好的
“造雪机器不同造出雪也不同
”孙志强说,哈尔滨造雪的机器都是世界领先的,造出的雪特别细腻、有黏度,雪垛子就特别瓷实,没有窟窿眼儿,制作雪雕没有缝隙,作品会更加趋于完美
走南闯北的孙志强也遇到过用天然雪制作雪雕的
他说,天然雪下雪时看着白,但经过阳光照射后就发黑了,因天然雪里有杂质,还容易融化
而且,天然雪比较蓬松,塑型也达不到标准
而这些哈尔滨在1963年第一届冰灯游园会就尝试过了,当时用的是人工冰和天然雪,第二年就进行了改进
不得不说,哈尔滨的“冰雪领先”领先了几十年
补冰,让“瞬间艺术”的最美瞬间多些再多些延长“瞬间艺术”的最美瞬间,哈尔滨早就有一套成熟的“流程”——专职冰雕师每5-7天补雕一次,冰雪美容师日日巡视美容
而今冬,这个“程序”改变了:“1到3天一补雕
”中央大街每天40余万至60余万人次的客流量,让马文涛每天都开心地忙碌着,“游客太喜欢这些冰雕雪塑,都想摸一摸抱一抱,就把冰摸得很薄很亮
像章鱼冰雕这种带有一根根触角的,冰雕师傅每天都要切下来小块冰重新雕刻补出最完好的触角
像亚冬会公益冰雕滑冰运动员举起的右手手臂,游客摸得多就有断裂的风险,需要每3天加固一次,甚至要敲掉重做
因补冰需要在零下20摄氏度以下,我们每天都是22点至次日1点这个时间段进行补冰
”冰雪雕刻已有15年的孙志强深有感触,冰雕雪塑都是遗憾的艺术,除了不能长久地被观赏,还因为在制作中本身就会有遗憾,尤其是冰雕,一刀下去,能弥补的机会太少了,游客看不出来,但自己会有遗憾
我们每做完一件都聚在一起研讨,看看下次怎么改进
甚至于每一个冰雪雕刻师的工具都是自制和在加工厂特别定制的
正是因为每一个冰雪人的精益求精,60年间不断完善技法,哈尔滨冰雪之美才能登上世界瞩目的顶流
永不落幕,最宠游客的尔滨唤醒四季冰雪1450米的中央大街,今年共有200人次建成共计2000立方米的36座冰雕和5座雪塑
从12月中旬到2月14日夜间,从建设到维护到拆除,马文涛一直跟着
拆除都是在深夜,铲车、钩车都上,运走了70车次的残冰雪,当然不是运回江上,而是运到远离市区残雪场
中央大街复原如初,“建前什么样,拆后什么样
”冰雕师没有亲眼看见拆除,马文涛看见了,他格外惋惜:“每一件作品都饱含心血
一刀一刻地雕出来,几下就铲没了
”尤其夜间留连在中央大街的游客说:“没跟它照上相呢
”马文涛心里就特别不得劲儿
马文涛代表的是每一个哈尔滨人
最会宠游客的尔滨怎能让游客遗憾?哈尔滨太阳岛和冰雪大世界都将继续运营四季冰雪项目,给游客一个永不落幕的冰雪乐园
四季相约,续写美好
记者:鞠红梅/文/摄(部分照片由受访者提供)来源: 哈尔滨日报
冰雕哈尔滨冰雪前世今生童话(哈尔滨冰雕冰雪都是游客)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猜你喜欢

全部评论(0
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