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美型资讯  /  韩国美国套路要小心治癌(美国患者医院海外医疗)

韩国美国套路要小心治癌(美国患者医院海外医疗)

分类:美型资讯 32
海外就医的迷思...治疗癌症去美国,防癌体检到日本,整容美体到韩国,打羊胎素去瑞士……海外就医,这种被戏称为“第四级转诊”的就诊方式吸引了越来越多的试水者
海外就医尽管现阶段还是小众服务,但资本市场和从业者均对未来信心满满
与此同时,该领域也遇到不少问题和争议
目前,出国看病到底在解决什么样的问题?远程诊断可否真正帮助患者免于舟车辗转?利益驱使带来的乱象警示着哪些监管空白?中国在全球市场中又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出国看病图什么2016年3月19日,某上市公司高管梁先生接到所在地K医院肿瘤科的电话:梁父初诊为皮肤癌
“我吓出一身汗,接下来一周跑遍了市内的大医院
”梁先生先挂了A医院特需门诊,医生说,是皮肤基底癌,切干净就行
他又跑到B医院,专家徐主任确认了A医院的观点,还指出其父结肠上有不明暗影,需进一步确诊
4月15日,梁父皮肤上的小瘤子顺利切除,肠镜检查确诊息肉是良性的并进行了微创手术,此后还做了25次放疗
虽然饱受痛苦,但全家还是松了口气
本以为有惊无险,但一年后复查,梁父结肠部位的癌胚抗原值(CEA)却达到60多,且腹部一直红肿
“当时复诊医生认为是局部炎症所致,开了些外用涂抹的消炎药
但没过几天,老爸因为腰疼不小心摔倒,我带他到C医院做核磁检查,接诊的副院长得知父亲得过皮肤癌后小声嘀咕:怎么像是皮肤癌骨转移呢?”后续检查结果证实了医生的判断:梁父癌症复发,且全身多处转移
梁先生再次陷入焦灼状态
他决定找肿瘤专科医院,熬了半宿,医院挂号处已排起了一条条长龙
“我有点发懵,癌细胞多处转移,到底该挂哪一科?我又直奔B医院想找徐主任,得知他停诊,要看病得3周以后
一个医生朋友推荐了美国休斯敦一家癌症医院
我上网查了这家医院,发现他们在国内有合作转诊机构,于是我去了这家转诊机构咨询了所有细节后签订了协议
”各种手续办理妥当
9月16日,历经13个小时飞行,梁先生和爸妈降落在休斯敦
在翻译带领下,他们去医院国际部进行了各项检测
3天后,首诊的美国华裔王医生告诉梁先生:“经过各种病理检查和多学科团队讨论确定是结肠癌,不是皮肤基底癌
但结肠癌表现不典型,通过皮肤表现出来了,腹部疼痛也不是水肿,而是复发
”于是梁父被转到了胃肠科
该科T博士带领病理、影像、外科、免疫等医生组成的诊疗团队共同商议给出综合方案意见:完成6次化疗后,改用口服化疗药物控制病情,如果皮肤上的转移灶有侵蚀神经,再放疗缩小病灶
当然,费用不菲
梁父6次化疗加上检查、诊疗费用和生活费用,近30万美元
“但服务很好
”梁先生补充说,比如化疗不需要住院,每次4小时,随后会有一个小输液泵像腰包似的可以带回家,46小时自己给药,护士会提前设定好给药快慢速度,到时间会自动停止
化疗前,医生把止吐拉肚子的药都开好了,化疗时右胸植入输液器,开了麻醉膏,扎的时候不疼;护士会每天询问父亲的感觉,睡眠、疼痛、有没有跌倒等,然后助理医生询问,再汇集到主治医生做分析
每次见医生都是几十分钟
“海外医疗解决的重点不是药、不是设备器械,而是多学科团队的治疗方案
”北京盛诺一家医院管理咨询有限公司董事长蔡强介绍,在该公司转介的患者中,单纯寻找某一疗法的患者并不多,比如,出国找质子重离子疗法的患者千分之一都不到
癌症、神经系统疾病、疑难杂症最多,其中近六成患者的诊疗方案都会改变
“国外医院对多学科诊疗有相对完善的制度设计,根据每个患者量身定制诊疗方案
”“多学科诊疗的另一个优势是,医生会花更多时间考虑怎样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比如乳腺癌治疗,已有实验证明保乳手术与常规外科手术治愈率一样
但国内保乳率仅5%,美国则为65%~75%
”蔡强在布列根和妇女医院看到,乳腺癌的手术流程是,在保乳手术医生完成操作后,整形美容的医生团队再进入手术室,一次完成治疗
患者只要住院一天,次日即可出院
多学科诊疗在国内并不是新鲜事物,目前多在比较大型的综合医院或肿瘤专科医院开展
采访中多位医生指出,我国常见癌症的治疗水平并不逊色于美国
尤其是食管癌、鼻咽癌、肝癌等领域,国内医生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和相关研究,而且国外的指南有时候并不适合国内的患者
但对于难治、复发、国内治疗方式有限的疾病,国外如果有临床研究或新药研究,可以考虑
“药品也是一个方面,我们和美国的药品差距很大
过去药品上市时间相差5年~7年,新政策出台后会缩短到两年,但癌症患者没法等,还是越快越好
”蔡强说
肿瘤患者从心愿墙走过
远程诊疗能否解决问题具有梁先生这样支付能力的群体毕竟是少数,海外就医费用不菲
对于解决价格“痛点”,远程技术曾被寄予厚望:患者和国内医生通过文字、语音、视频等直接与海外医生在线沟通,让国内外专家共同讨论制定治疗方案,然后在国内进行治疗
不过,记者调查发现,目前国内一些大型医院虽与国外医院有国际远程合作,但在落地过程中与设想还存在差距
1988年,解放军总医院与德国一家医院率先开展了国内首例神经外科远程病例讨论,被誉为开创了我国远程医学的先河
但至今该院没有开展国际远程会诊业务
该院远程医学中心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中心曾提过国际远程医疗项目的方案,但未被医院采纳
“一是军队医院性质特殊,二是需求相对少
”在天津市肿瘤医院,近几年有数例晚期患者转诊美国MD安德森癌症中心治疗肺癌、淋巴瘤、乳腺癌、骨软肿瘤等
“2014年,我们与对方医院共同建设患者转诊‘绿色通道’
如果患者有需求,国内医院义务帮助联系对方,提供患者诊断证明资料,对接转诊相关事宜
”天津市肿瘤医院国际交流部相关负责人介绍
但该院同样没有开通国际远程会诊业务,因为哪些病种适宜,如何收费,治疗方案实施标准统一等都是待解问题
“一方面,美国医生给出的方案可能在国内不具备实施条件,比如,方案中的药物没有在中国上市等;另一方面,出于对患者负责,国内医院在实施国外医生给出的治疗方案时,态度是极其谨慎的
”该负责人指出:“需要制定一系列双方认可的一致标准和规范,对接好实施过程中的每个环节,比如病理资料传输、用药规范化标准等,而这些问题只能在探索中不断明确和完善
”对于市面上的转诊机构,远程技术主要是用来咨询病情、协商就医事宜,比如对国内治疗有疑惑,想找国外专家求证;国内治疗陷入困境,希望了解国外对同类疾病有哪些好的治疗方法;有出国看病的打算,想知道国外医院会不会接收等
据盛诺一家、春雨国际的经验,在远程沟通后,除了一些因身体原因无法前往的,绝大部分患者还是会选择去海外就诊
盛诺一家统计,仅约一成左右的患者选择留在国内执行海外医生出具的诊疗方案
但国内医生是否愿意执行这一方案,执行该方案的风险到底由谁来负责,目前还没有相关法规加以明确
春雨国际的工作人员介绍:“所有的诊疗方案是国外医院提供给客户,我们负责帮助对接、翻译等事务,客户和他的国内主治医生决定是否采纳
”盛诺一家工作人员也表示:“海外医生的建议只能作为国内医生的参考,而不能直接取代患者在国内的治疗方案
”对于海外医疗市场的支付问题,保险同样被寄予厚望
数据分析机构易观分析认为,商业健康险与海外医疗项目结合销售将成为海外医疗未来重要用户渠道
“我们正在与国内保险公司讨论设计一种专门针对儿童的重大疾病保险产品
比如,美国在视网膜母细胞瘤治疗方面非常先进,15万美金就可以保住患者的眼睛
而这一疾病很多患者是孩子
我们希望设计出保险品种,家长购买后,当孩子出现此类重大疾病时,保险公司支付费用,我们提供国际转诊服务
但具体设计还在规划中
”蔡强说
记者了解到,海外医疗相关保险目前是小险种,投保人数不多
万欣和(上海)企业服务有限公司业务发展高级总监孙蓓华介绍,2015年该公司与中国保险公司、国际再保公司及美国二次诊疗专家组织合作设计的海外专项就医保险已在中国多家保险公司落地
该保险责任包括癌症、冠状动脉搭桥手术、心脏瓣膜替换或修复、神经外科手术、活体器官移植、骨髓移植等数种重大疾病,在国内确诊后到海外获得知名医院及专家出具二次诊疗意见及进行治疗的所有相关服务,并由保险公司直接向医院支付所有相关治疗费用,包括住院费、手术费、检查费、放化疗费、药费、器官捐赠者的治疗费、与治疗相关的医学翻译费用,被保险人及陪同亲属的机票、酒店住宿费用,以及住院补贴和归国津贴等
每年支付2000多元保费,即可获得600万元额度的保障,最高投保年龄65岁,可续保到75岁
“但目前该保险的投保人数仅有数万人,还不算多
一方面,很多人不了解海外就医需求也可以通过购买相关保险产品解决,另一方面,消费型健康险由于保费低廉,不是代理人主推的险种,代理人更喜欢优先向客户推荐带有保费返还财性质的终身重大疾病险,但这类险种保费高、保额低,并不能有效解决海外就医所涉及的复杂的服务和高昂费用
”孙蓓华呼吁保险从业者要加强对消费型健康险的产品开发、市场教育工作,增强投保的便利性并注重保险相关的配套服务提供
哪些“套路”应警惕数据分析机构易观发布的《海外医疗市场专题分析(2017)》显示,2017年海外医疗重症治疗产品占比最高达40.2%,体检产品次之,为28%,生育辅助占14.6%,医疗美容是12.2%
该机构推测,2017年中国海外医疗服务市场规模将超过10亿元人民币
面对火爆市场,不法分子利用海外就医名头进行诈骗的案件时有发生,且花样繁多
近日,湖南省株洲市一起相关诈骗案震惊全国
案件涉及全国26个省份,受害者达1700多人,共抓获犯罪嫌疑人111人,扣押涉案公司赃款1600万元、冻结782万元
据报道,2017年10月,马某在株洲美之源健康美容店老板陈某和广州唯托国际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王某等人的引诱下,以免费旅游的名义赴马来西亚某医院进行免费体检
该医院“专家”赛琳表示,马某可能患有肺癌、乳腺癌,在该医院进行“治疗”并花了62.5万元医药费
回国后,马某将体验报告带至株洲市中心医院和湘雅医院,专家表示其各项指标均正常,而且无癌症病征
马某报案后,专案组追踪发现了以广州唯托国际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胡某为首的诈骗犯罪集团
网络代购境外抗癌药也是重灾区
肺癌患者张先生通过网络中介找到了“美国医生”汤姆进行诊疗,医生认为张先生目前使用的方案不够好,推荐张先生使用PD-1,中介则表示可通过他们在香港的渠道购买
不久,中介帮助代购的PD-1就寄到了张先生的家里,但是张先生使用后病情不仅没有好转,反而有恶化倾向
在朋友的提醒下,张先生才意识到自己可能被“套路”了
非医疗的“健康”、“美容”领域更是“需要被教育的市场”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告诉记者,这个领域的利润很大,乱象频发
比如,羊胎素在瑞士卖几千元,到了国内卖十几万元
再比如,不法美容院、网站、旅行社、翻译机构等介绍人到韩国某些医院整形,得到较高提成,但出现医疗事故后就溜之大吉
深圳的陈女士经熟人微信介绍到韩国善美高恩医院做肋骨鼻、嘴唇手术和隆下巴,花了17万元人民币换来的是手术失败
后经国内专家诊断,陈女士软三角遭破坏,无法修复
同时她也被介绍人拉黑,维权无门
此外,康复疗养领域机构的甄别难度也大于医疗机构
“医院的专科水平,有国际权威机构排名,对接时有依据
但康复疗养机构没有排名,只能派工作人员实地考察、体验,难度和成本都高于医疗机构
在实际过程中确实看到一些康复机构很不靠谱
”盛诺一家一位工作人员坦陈
这个行业该怎么做?“大大小小企业上千家,成规模的不到10家
整个市场需要规范,从业者不要过度宣传和承诺,尊重行业的声誉
”蔡强提示,“没有任何一种方案能打包票,说百分百能治好的大部分都有问题
”“在海外医疗结束之后,国内继续跟进提供随诊服务也很重要
”春雨国际的工作人员介绍,该平台的海外医疗患者调研数据发现,72%的患者担心归国后的病情跟踪,54%则关心国外翻译及护工安排
加快制定法律法规,加强境内代理机构的监管,促进行业健康发展,已成为业界呼声
多位采访对象指出,应厘清患者、双方医疗机构、转诊中介机构等各方的权利义务关系,并规范签证代理、医疗诊治、术后随访以及纠纷处理等相关环节
某肿瘤医院义诊周当天,医生为市民提供义诊、咨询服务
中国的机会在哪里国内的海外医疗行业在2009年起步
同年,蔡强从澳大利亚回国
2011年,蔡强在北京注册成立公司,第一年两个客户,第二年7个客户
“那时只有1%的人知道我在做什么
但这一行业发展很快,现在越来越多人出国看病
而且过去都是终末期患者,现在也有早期患者了
”“2015年之前几乎每月都有新机构成立,2015年后数量在减少
一部分关门了,一部分转向医生培训和医院合作,还有一部分转行做试管婴儿和羊胎素
还在做患者转诊的机构不超过5家
”蔡强介绍,一方面因为不是大众市场,客户少;另一方面,门槛很高,需要医疗、翻译、签证、旅行安全相关的人才和团队,而且周期链条长,维持经营并不容易
《海外医疗市场专题分析(2017)》显示,主营业务为海外医疗服务的47家中介和互联网平台企业中,仅有4.3%企业融资轮数超过A轮
行业资本介入尚在早期
但预计未来3年~5年,该市场将保持高速增长
对此,蔡强认为:“行业会与经济发展趋势相对应
需求是有,但不是暴利行业,应该是稳定的增长态势
”更重要的是政策支持
2013年,国务院提出发展健康文化和旅游,鼓励有条件的地区面向国际国内市场,发展养生、体育和医疗健康旅游;在2015年9月举办的博鳌亚洲论坛上,李克强总理强调,通过高质量服务做优做强海南博鳌乐城医疗旅游先行区
2017年1月10日发布的《国务院关于印发“十三五”卫生与健康规划的通知》提出,推动健康医疗旅游发展,开发有特色的中医药健康旅游产品,提升医疗服务的国际化水平
发展中医药健康服务,打造一批知名品牌和良性循环的健康服务产业集群开拓发展国际旅行健康服务
据美国斯坦福研究机构调研数据,2017年全球医疗旅游收入规模达6785亿美元,将占世界旅游总收入的16%
《海外医疗市场专题分析(2017)》显示,就医目的地国家大都在医疗技术或服务方面有优势
美国与日本为主要供给目的地,占比分别是49%和21%,另外印度也有一定吸引力,占比16%
蔡强介绍,美国医疗资源最为雄厚,作为科技强国,美国的医疗投入占GDP的18%,同时吸引各国人才;英国的性价比高,价格是美国的1/3
欧洲有不少好医院的价格低于美国
日本的优势在消化道和结直肠癌早期手术,品质高,出血量少,与中国地理位置近,文化相通,饮食相似
但价格不是优势,对外国患者收费为本国的3倍,低于美国,高于欧洲
海外就医有两个方向
一是发展中国家的高收入群体出境寻求更高品质医疗服务;二是发达国家的中低收入者到发展中国家,寻求更高的性价比
蔡强介绍,在美国,不是所有人都有医疗保险,因此有相当一部分人会寻找更便宜的医疗服务
比如美国心脏搭桥要6万美元,到印度做只需1万美元
再比如,丙肝一个疗程的治疗,美国需要70万元人民币,在印度只需要8000元人民币,其中的差价对患者来说非常诱人
“这也是中国应该关注的市场
可先从外科开始探索,中国的外科手术技艺精湛,是国际上的优势学科
还有中医药向海外推介等
”蔡强建议,医院层面要制定符合国际标准、适应外国患者需求的诊疗流程机制,比如预约、多学科诊疗团队,多种语言服务,吸引外国病人
从国家层面看,跨境医疗产业要加速与金融保险、旅游服务、法律服务等产业对接
“比如制定中国的医疗签证
现在外国人到中国的旅游签证只有1个月,如果是长期治疗就比较麻烦
另外,国家也应鼓励医院积极吸引国际患者
比如德国柏林旅游局会积极邀请外国的医疗转诊机构考察当地的医疗情况,推介合作,并承担全部考察费用
”蔡强说
文/健康报记者 王潇雨图/健康报记者 张丹摄编辑/管仲瑶原创声明:以上为《健康报》原创作品,如若转载须获得本报授权
点击下方爱心,您的赞是对我们最大的支持
↓↓↓
韩国美国套路要小心治癌(美国患者医院海外医疗)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猜你喜欢

全部评论(0
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