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有关精神,进一步繁荣和发展我市哲学社会科学,服务佛山经济社会发展,现发布本招标公告一、指导思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省委、市委高质量发展大会会议精神,结合省委、市委全会战略部署和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深入研究我市改革发展过程中的重大现实问题,全面总结我市现代化进程的重大实践经验,着力推出具有现实指导意义、决策参考价值的高水平研究成果,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为佛山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走在前列提供智力支持二、课题设置1、佛山市社科规划2024年度课题设置重大项目、重点项目、青年项目、共建项目2、重大项目和重点项目从公告项目选题中挑选现有选题主要从宏观的角度立题,鼓励宏观与微观相结合,若有需要,各课题组在现有选题的基础上,可稍作调整(不改变题目本身的核心要义),以副标题的形式体现出来即网上进行项目申报时,可在撰写项目研究提纲的时候,在“选题的目的”位置处把“原题目”和“副标题”一并写上3、青年项目和共建项目的申报不受本公告项目选题限制,允许在遵循应用研究课题和基础研究课题的选题规律原则上自行设计选题鼓励从《佛山市2024年度社科规划项目“青年项目、共建项目”选题指南》中择取进行研究4、应用研究课题着重以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为导向,鼓励各课题组横向调研借鉴其他地市的类似情况,进行比较研究,尽量拿出实用性、可操作性和针对性的对策建议基础研究课题应为哲学社会科学各学科基础理论,以及前沿性、创新性的研究课题5、本年度设重大项目5项(每项资助5万元),重点项目10项(每项资助3万元),青年项目15项(每项资助1万元),共建项目若干项具体项目数量在总量控制的前提下可根据招标实际情况酌情调节以上项目鼓励申请人所在单位提供相应的配套资金三、申报要求和办法1、重大项目申请人(或项目负责人)须具有副高级或相当于副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机关、企业工作人员可不受此限制),否则需提供由两名副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人员出具的书面推荐函;青年项目负责人须满足年龄在40周岁以下(1984年1月1日以后出生)的条件所有申请人必须能真正承担和负责组织、指导项目的实施,不能从事实质性研究工作的,不得申请每个项目负责人,只能以负责人身份申报其中一个项目青年项目经专家评审,不能获得青年项目立项的,其项目申报符合佛山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经申请人同意可择优转为共建项目在重大项目、重点项目出现空缺时(无人申报或所有申报人均不符合申报要求),可从紧扣佛山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其他申报项目中调剂立项2、申请人可从http://218.13.22.109:8080/登入,或从“佛山社科理论网”(www.fsskll.org.cn)点击“佛山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申报与评审系统”链接进入,并根据公告要求在线填写申报(在线申报时请申报人做好数据备份工作)申报过程如遇到问题请及时联系,业务联系人:曹女士0757—83033715;网络技术服务:钟工,13670667298,王工,156272372953、项目申请人所在高校(含党校)需按公告规定进行审核,签署意见,并承诺提供研究条件和承担项目的管理任务及信誉保证其他单位申报人直接在线申报(单位列表中若没有对应的单位,请选择“其他单位”),由市社科联进行审核4、经评审结束和公示后,拟立项项目的申报材料须用A4纸打印(正反面打印)并附电子版各1份各单位盖章后,按项目类别和学科类别“经济类、社会管理类、教育法学文化类”顺序整理,统一报市社科联,再由市社科联与项目负责人所在单位签订《社科规划项目立项协议书》5、网上申报受理时间:2024年3月1日起至2024年3月25日(截止至当天17:00),逾期不予受理联系地址:佛山市禅城区岭南大道北12号市政府大院9号楼市社科联106室,邮编:528000电子邮箱:kyb@foshan.gov.cn四、评审、立项与管理1、佛山市社科规划课题申报项目实行按学科分类甄选相应专家,采用专家个人独立匿名评审评审结果经审议、公示等程序,正式公布2、以《佛山市2024年度社科规划项目“青年项目、共建项目”选题指南》所列题目或方向(可酌情修改)开展研究的课题,同等条件下优先立项3、所有项目立项后原则上在2024年12月前完成并申请结项申请延迟结项的项目结项时间不得超过1个月,否则作撤项处理,并追缴前期的资助资金4、获准立项的课题负责人在项目执行期间要遵守相关承诺,履行约定义务,按期完成研究任务,提交高质量的研究成果五、其他事项1、2023年佛山市社科规划项目鉴定结果为不合格(撤项)的项目负责人,不能申报此次项目2、请各有关单位做好宣传发动工作,相关高校及时将本公告通知到所属院系和个人,并做好后续跟进工作佛山市2024年度社科规划项目“重大项目、重点项目”选题重大项目:1.以“五外联动”1 高水平对外开放推动佛山高质量发展2.借鉴国内先进乡村振兴经验,大力推动佛山“百千万工程”3.佛山传统制造企业数智化转型的瓶颈与突破4.如何提升佛山中小企业数字经济下的科技创新5.佛山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研究【注释】1、“五外联动”:在外贸、外资、外包、外经、外智五个方面采取联合行动策略重点项目:1.佛山推进制造业当家存在的不足与突破2.佛山市场化营商环境建设的现状、问题及对策3.如何借力“百千万工程”,推动佛山区域协调发展4.佛山重点行业绿色化改造的思考5.如何加强佛山普惠托育服务体系建设6.如何提升数字背景下的佛山社会治理效能7.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凸显佛山力量的路径探索8.佛山卓越工程师培育的路径探索9.南海、顺德省级实验区改革经验与启示10.提升佛山与黔东南合作共赢的探索佛山市2024年度社科规划项目“青年项目、共建项目”选题指南1.佛山市创新创业孵化平台运行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2.“双十园区”1 产业人才及科创人才引育需求及建议3.佛山市人才创新创业金融环境优化建议4.佛山重大创新平台与地方产业经济融合发展研究5.新质生产力培育发展战略研究6.以高质量科技金融助推佛山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研究7.区块链与量子信息产业集群培育研究8.佛山传统外贸公司转型升级,推动外贸供应链企业做大做强研究9.佛山都市农业发展研究10.佛山文旅产业发展研究11.文化赋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12.佛山优势产业工业设计创新能力现状、问题与对策13.佛山产业科技融合发展存在的不足和提升路径14.佛山历史建筑病害现状及保护策略研究15.佛山传统文化融入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研究16.佛山工业文化走进校园研究17.健康佛山建设现状与路径调查研究18.佛山市硬科技企业高质量孵化的逻辑与实现路径19.佛山“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区”孵化育成体系现状及优化建议20.加快形成佛山制造业特色新质生产力的突破口及实现路径21.佛山引进国内外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的路径研究22.文旅融合背景下佛山红色文化基因的挖掘与传承对策研究23.基于数字化经济背景下的佛山制造产业现代化升级机理与路径研究24.数智化新引擎对佛山制造业全球化升级的影响与路径研究25.基于数字化经济背景下的佛山产业协调发展研究26.ESG2监管体系收紧对佛山企业碳减排影响研究27.佛山基础教育集团化办学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28.佛山培育银发经济新动能的实践路径研究29.佛山跨境电商与产业集群协同发展探索30.扶持壮大佛山农村集体经济的对策31.佛山市域内产业转移、互补联动研究32.佛山老旧专业市场转型升级困境与突破33.顺德世界美食产业集聚区视角下美食旅游开发策略34.佛山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的现状、问题及对策35.佛山家族企业治理现代化问题研究36.培育“创二代”3民营企业家的对策建议37.数字化经济背景下佛山国际化营商环境建设的现状、问题及对策38.佛北战新产业园4建设经验与启示39.佛山发放消费券激发居民消费意愿的实证研究40.佛山“一区一园一城”5提质增效的实现路径41.信用赋能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对策研究42.加强国有资本运营和投资管理,提高国有资本运作效益研究43.佛山土地综合整治实践经验与效益提升路径研究44.佛山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体制改革的法律原则、问题及路径45.佛山市农村集体经济职业经理人队伍建设46.加快建设佛山科创园,努力打造推动转型升级的新引擎47.佛山城市更新的现状、问题与对策48.佛山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活化利用现状、问题与对策49.如何提升政府财政资金效益最大化50.佛山民营企业历史遗留问题研究51.佛山国资国企数字化转型研究52.佛山制造业企业数字化转型程度对融资成本的影响53.佛山市级社会组织党组织建设现状、问题与对策54.佛山市属国有企业混改的现状及建议55.佛山市生活垃圾收集清运处理现状及优化建议56.佛山农村集体经济的市场化经营路径选择研究57.佛山服务外包公共平台建设研究58.佛山城市商业体系现状与布局优化研究59.佛山古村落保护活化利用现状、问题与对策60.国内先进城市“城市大脑”6建设经验对佛山的启示61.佛山直播电商现状与提升路径62.佛山市城市环境卫生管理的现状与对策63.佛山如何推进“10分钟文化圈”7建设64.如何加强佛山“文艺大师”的培育65.佛山文化产业集群现状、问题与对策66.佛山主城区消费扩容升级路径67.佛山各级政府绩效考核实效性研究68.佛山国有企业跨行业并购的风险识别及防范69.佛山民营企业股份制改造的难点与策略70.家族成员与职业经理人冲突原因及合作路径71.佛山古树名木现状与保护研究72.佛山“志愿之城”建设经验、问题与对策73.佛山桑园围保护活化利用现状、问题与对策74.对标佛山经验优化提升茂名、云浮营商环境的研究75.政府投资项目代建制的风险控制策略76.如何提升“三资”8平台数字化管理水平77.佛山港口资源整合与集约化发展研究78.佛山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保护与治理研究79.佛山企业首席质量官制度存在的不足与提升路径80.佛山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有机结合的先进经验研究81.家族企业金融风险的识别与防范82.加强佛山与黔东南共建东西部现代物流体系的研究83.广佛协同建设香凝文化产业园9研究【注释】1、“双十园区”:是指“十大创新引领型特色制造业园区”和“十大现代服务业产业集聚区”2、ESG :即环境(Environmental)、社会(Social)和治理(Governance)单词首字母的缩写3、“创二代”:通常指的是父辈通过创业获得一定的财富以及社会地位,其子辈依然选择创业,而不是守其父辈产业4、佛北战新产业园:是指佛山市北部地区的一个战略性新型产业集聚区园区位于佛山市的北部,主要包括南海的狮山、丹灶、里水以及三水的西南、云东海、白乐平、芦苞和大塘等镇街,旨在通过发展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等产业,成为推动佛山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载体5、“一区一园一城”:“一区”指的是佛山国家高新区,“一园”指的是佛中人才创新灯塔产业园,“一城”则是指三龙湾科技城6、“城市大脑”:以实现高效能治理为目标,是各地方构建经济治理、社会治理、城市治理等全方位城市治理体系的有效抓手7、“10分钟文化圈”:通常被称为10分钟公共文化服务圈,它指的是居民在家中步行大约10分钟左右的时间范围内,能够容易地找到适合的文化活动场所8、“三资”:是指农村集体经济中的资金、资产和资源,三资平台的建立是为了实现对这些资源的集约化、科学化和规范化管理9、香凝文化产业园:拟对廖仲恺、何香凝相关的纪念场馆和旧址进行协同开发与联动发展,携手打造香凝文化产业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