套路你别行业(消费者机构医疗美容产品行业)
朋友介绍做医美一些生活美容机构、养生会所等利用酒店、会所等场所违法开展医疗美容服务,他们采用“熟人”“朋友”等介绍的模式,诱导身边人放下戒备,进行医美消费还有些做渠道的医美机构,为了拉生意,与美容院达成协议,凡介绍消费者在机构做了医美项目后可获利润分成,于是美容院便疯狂向会员介绍医美项目,甚至把医生请到美容院进行手术治疗南方医科大学皮肤病医院整形美容科主任刘振锋提醒:在美容院进行医美项目,比如剥脱点阵激光、黄金微针、玻尿酸、肉毒素注射等治疗,均属于违规行为,提供这些服务的人员如未取得相关专业的医疗美容主诊资格,属于非法行医,在这类场所进行医美治疗,风险极大医美和化妆不同,它背后有一个词,叫做“医疗风险”,万一出事了都找不到维权的地方记者调查第二坑:低价
免费体验兜售产品299元光子嫩肤、588元全脸超皮秒、480元水光针……医美机构在一些APP上采用团购、免费体验等方式引流、诱导消费者消费者就诊过程中,常被营造容貌焦虑,从而被诱导购买更多的产品和服务刘振锋提醒:一些机构常常会制造容貌焦虑,让消费者从不满意自己的外貌开始,通过虚假折扣、限时优惠等手段诱导消费者购买产品或服务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也不会掉馅饼,如此便宜的项目常常就是拿来做“诱饵”的,其治疗效果可能并不明显因此,我们在选择医美产品或服务时,要明白自己的需求,了解合适的产品和项目特性,并且仔细核对价格,同时,保持警惕,避免因为贪小便宜而上当记者调查第三坑:伪装
发布虚假信息许多消费者在选择医美机构或医生时,会受到社交平台上KOL(关键意见领袖)或路人的分享影响然而,这些分享并不一定都是真实的用户体验,有些可能是医美机构或KOL为了营销而发布的虚假信息据Mob研究院发布的报告,在2020年4月至2021年4月期间调查的人群中统计发现,超七成95后医美用户是通过以小某书为代表的分享类App接触医美,超六成的用户被身边朋友种草医美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整形美容科副主任医师徐翔提醒:医美机构为了降低广告成本,提升获客量,也会雇用一批人伪装成用户,他们假借分享的名头,发布整容前后的对比,夸大医美效果,跟换了个头似的以显示整形美容的效果过于惊艳的改变,很多都只是化妆+美颜相机的功劳记者调查第四坑:欺诈
合法产品违规使用一些护肤品明面上以护肤品的方式备案,实际使用中却捆绑医美手段进行销售比如有些祛痘产品,备案是普通化妆品,实际上却被当作是附送医美服务方案、微针等医美类配套产品还有一些来路不明的产品,可能添加了国家明令禁止的成分或是某些物质超出了限用标准比如由生长因子制作而成的护肤品,可以改善痘痘肌,但是生长因子并未被批准应用在注射美容上,因其注射在人体后可能会发生组织增生徐翔提醒:消费者接受注射医美项目,应该了解产品的成分,同时还应向医生了解产品的特性以及可能产生的副作用少女针、童颜针、天使针等产品可刺激自身胶原蛋白再生,对改善肤质具有良好效果,但这些产品上市时间不长、价格高、假冒产品较多,消费者需擦亮双眼需注意的是,这三类产品不要同时混合使用,要在专业医生的建议下挑选适合自身的记者调查第五坑:隐瞒
不告诉你远期的风险和后遗症一开始做填充效果挺好的,于是上了瘾似的反复频繁注射,哪知三五年后问题就来了这是很多消费者万万没有想到的举例来说,交联透明质酸(HA)是最常用的容量置换和软组织增强填充剂,它有很多好处,比如抗衰老、紧致皮肤和弹性效果,也具有良好的安全性注射之后,改善皮肤的效果立竿见影,但是反复多次或者大量注射,过不了多久并发症就来了,比如炎症、肿胀、结节、瘘管和脓肿,这几年因为反复注射导致的馒化脸也频繁出现刘振锋提醒:任何治疗都有一定的副作用频繁的、过度的注射填充等治疗,导致填充物移位或者填充物多于面部正常组织,出现面部发泡,即馒化脸这也有可能对患者的容貌造成永久性的伤害因此,消费者切勿贪心,在接受这类治疗时,向医生了解治疗可能带来的风险,如果医生说完全没有风险,这就是一个坑,千万不要被诱导过度填充专家提醒:保留诊疗记录及发票医疗美容行业及行业广告严监管常态化,这可以说是标志着我们医疗美容行业的规范化、透明化进一步提速2023年医美行业的监管主要集中在医用敷料、射频美容设备、超声美容器械、医美机构规范经营、医美医师技术与资质等,这均是医美行业“三正规”行动的有力体现专家提醒,广大消费者在就诊前,要了解清楚收费标准,消费者要与商家签订书面合同,不要轻信医疗美容机构的口头承诺,合同应逐条逐款核对和斟酌,并且注明服务内容、产品信息、权利义务等要素,同时还应留好相关诊疗记录以及发票存根等相关证据日后若发生医美纠纷,便于向相关职能部门依法维权名词解释:何为医美?它与生活美容有何区别?所谓医疗美容(简称“医美”),是指运用手术、药物、医疗器械以及其他具有创伤性或者侵入性的医学技术方法对人的容貌和人体各个部位进行修复与再塑,如割双眼皮、光子嫩肤、激光脱毛等都属于医疗美容而生活美容是运用化妆品、护肤品、保健品和非医疗器械等非医疗性手段对人体进行非侵入性的美容护理,如生活护理、面部按摩、spa等,两者最大的区别就是是否具有创伤性或侵入性(记者 张华 通讯员 谢伽蔚)来源: 羊城晚报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联康生物科技团体 (00690.HK)与重庆民济告竣 战略相助共同开辟 医疗美容东西 新范畴
格隆汇7月10日丨2024年7月10日,联康生物科技团体(00690.HK)公布,团体正式与重庆民济医疗东西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重庆民济")告竣战略相助共同开辟医疗美容东西新范畴。此次相助不但拓展了团体在医疗美容东西范畴的业务,还加强了其在生物制药和医疗美容方面的...
-
自治区市场监管强力措施机构四严一(仿宋自治区机构市场监管医疗美容)
(网络图)在医美行业突出问题专项整治行动中,自治区市场监管厅采取“四严一承诺”工作措施,坚持专项治理和双随机、信用监管相结合,对经营范围中含医疗美容项目的生活美容机构及其他市场主体、未经许可擅自开展医疗美容项目的生活美容机构实施差异化监管,逐步形成长态化监管机制,让非法医疗美容“无处藏身”(网络图)...
-
包教包会福州部门医生基础(记者福州水光包教包会医疗美容)
N海都全媒体记者林雅璇实习生王琳文/图短短三天时间,可以教会你玻尿酸填充、打肉毒素除皱,迅速入门“微整形”行业,培训结束后还可以拿到“微整形高级证书”或轻医美皮肤管理证书等,你心动吗?近期,福州部分美容培训机构招收学员,并承诺“包教包会”“终身免费复训”然而,记者了解到,实行针剂注射、肉毒素...
-
风险管理机构医疗美容法律(机构医疗美容纠纷风险管理医院)
医疗美容机构经营风险是指医疗美容机构作为市场主体之一,在日常经营或者在对外合作、市场推广中所面临的法律风险,具体如下:1.医疗美容项目未进行备案、收费项目未进行公示或价格欺诈由于存在医疗美容科目类别区分和项目级别区分,医疗美容服务项目需要及时向卫生行政部门备案同时,根据《价格法》等相关法律规定,医...
-
知了医疗美容(医疗美容卫生上海市健康专项整治工作)
关于印发《上海市打击非法医疗美容服务专项整治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沪卫监督〔2021〕22号各区卫生健康委、网信办、公安分局、市场监管局、邮政管理局、隶属海关,申康医院发展中心、有关大学、中福会,市卫生健康委监督所,各市级医疗机构:为进一步维护消费者权益,保障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根据国家卫生健...
最新发布
-
200多家公司脱手港股年内回购逾1500亿港元
2024-07-31 -
南山团体 发起部分要约收购 连续看好恒通股份将来 发展
2024-07-31 -
万科拟向苏州高新地产出售合资公司50%股权
2024-07-31 -
小摩下调诺瓦瓦克斯医药评级至“减持”
2024-07-31 -
“白酒股下跌空间已不大!”公募人士不认同瑞银证券看空观点 多家酒企也回应了
2024-0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