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美容生活  /  让你成都大揭秘月入产业行业(成都产业让你行业功能)

让你成都大揭秘月入产业行业(成都产业让你行业功能)

分类:美容生活 41
点击下方名片关注 CRIC克而瑞四川 然后点击右上角(...),点选 设为星标
你忍心错过这么走心又专业的内容吗?
微信又改版,再不 星标 就刷不到我们啦
还记得多年前刚来成都的时候,只见很多街道围墙上都写着“成都,一座来了就不想走的城市”
后来成都进入发展快车道,从慢生活进入快节奏,产业转型,网红经济风靡全国,电销见缝插针,让外界对成都的印象变成了—— “ 孙悟空来了也要打500个电话才能走 ”的城市
说到底,这是对成都产业的调侃
作为城市的经济命脉,成都的产业发展经历了什么样的变化?当前的支柱产业是什么?新兴产业的发展怎么样了?成都的薪酬水平竞争力如何? 哪些职业更高薪?
0 1
成都产业格局
贡献率首超8成,三产占据绝对主导
成都的产业结构在近十年发展历程中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2018年是分水岭
2018年以前,二产和三产基本维持着次主力和主力的并重角色,二者占GDP比重差距约10个百分点
2018年以后,三产高速发展,到2019年二者占比拉开一倍的差距,至2023年三产占比近7成,而二产占比不到3成
数据来源:成都统计公报 另外,自2018年以来,成都统计公报增加了“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这一指标,除了受疫情影响的两年外,三产对成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基本都维持在6成以上,2021年接近7成, 到2023年,三产对成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高达83% ,成为成都经济增长的核心动力
数据来源:成都统计公报
0 2
产业与人口
三产从业人口猛增,这些职位超高薪
据成都统计年鉴2023数据显示,成都三产从业人口自改革开放以来持续递增,从1978年的76万,到1987年首破百万,到2003年首破200万,到2004年首次以微弱的优势超过一产人口数量,走上成都产业人口“主角”的舞台
到2018年,三产从业人口首超600万人
到2019年,三产从业人口约为672万人,是一产人口的4倍左右,为二产人口的2倍有余, 成为成都就业人口的绝对主力
从就业人口行业分布来看,成都五大先进制造业的从业人口占全市比重超7成,其中,电子信息从业人口最多,占全市比重近3成;其次为装备制造,占全市比重约2成
从职业细分的角度来看,成都各区域工作人口从业占比最高的细分职业是 网络销售 / 运营 / 服务 ,占比均超过10%,均排名TOP1
数据来源:CRIC栅格系统,统计区域为行政区 整体来看, 网络销售 / 运营 / 服务、投资 / 理财顾问、培训讲师、软件工程师、文案 / 活动策划这五类职业在成都占比较高
其中, 武侯区 和 郫都区 因电子信息企业分布较多,软件工程师占比较高; 龙泉驿区、郫都区、新都区 厂区较多,技术工人/技师占比相对较高; 温江区 因医学城的规划,生物工程/制药/医疗健康职业占比较高
各职业的薪酬表现如何?
据智联招聘发布的2024年一季度《中国企业招聘薪酬报告》,38个核心城市的平均招聘薪酬为10323元/月,25%分位数为6000元/月,中位数为8000元/月,75%分位数为11996元/月
成都一季度平均招聘薪酬为 9786 元 / 月 ,低于38城平均水平,招聘薪酬中位数为8000元/月,与38城平均水平持平
对比其他城市来看,成都一季度平均招聘薪酬除了低于一线城市,还低于杭州、苏州、南京、宁波、珠海、厦门、无锡、武汉、佛山、东莞、合肥等城市,薪酬竞争力还有待提升
数据来源智联招聘,克而瑞四川制图 从行业薪酬来看, 金融行业平均招聘薪资仍持续领先 ,包括基金/证券/期货/投资、保险、银行等行业
电子技术/半导体/集成电路、计算机软件、IT服务等IT/互联网行业,以及能源/矿产/采掘/冶炼、新能源/电气/电力等行业位列前十,平均招聘月薪均高于1万
数据来源 智联招聘,克而瑞四川制图 从职业招聘薪酬的角度,芯片工程师、人工智能工程师、软件研发、硬件研发、汽车电子工程师、数据工程师、能源工程师、生物/医药研发、自动化工程师、前端开发和机械设计/制造工程师等核心技术岗均为高薪职业
另外值得关注的是,今年一季度家政/维修岗位招聘薪资同比增速最高,较去年同期上升20%,运动健身、酒店服务、旅游服务、健康美容、餐饮服务等生活服务类岗位同比增幅也在10%以上,突显成都服务业的日渐繁荣之境
0 3
成都产业体系
五大支柱产业,下一个万亿级指日可待
据此前规划,成都构建“5+5+1”现代产业体系
第一个“5”是指 电子信息、装备制造、医药健康、新型材料和绿色食品 产业五大先进制造业重点领域
第二个“5”是指着力发展 会展经济、金融服务业、现代物流业、文旅产业和生活服务业 五大现代服务业重点领域
“1”是指构建 以 “人工智能 + ”“大数据 + ”“ 5G+ ”“清洁能源 + ”“供应链 + ”为核心的新经济业态
其中, 电子信息、装备制造、医药健康、新型材料、绿色食品是目前成都的五大支柱产业
电子信息领域
围绕集成电路、新型显示、智能终端、高端软件、人工智能、信息网络六大领域,打造“芯—屏—端—软—智—网”为一体的电子信息产业生态圈
以 成都电子信息产业功能区、成都新经济活力区、成都科学城、成都芯谷、金牛高新技术产业园区 等5个产业功能区为支撑
装备制造领域
打造航空高技术产业基地(通用飞机、航空大部件、航空发动机)、汽车城(传统汽车产业转型、新能源汽车研制、智能网联汽车产业)、中国轨道交通产业综合发展新高地(轨道交通装备制造服务业、全制式轨道交通装备制造及示范应用)、智能制造装备产业集聚区(智能制造装备及产品)、国家高端能源环保产业引领区(光伏、水处理、大气治理、固废综合利用等)
以 龙泉驿汽车产业功能区、简州新城、成都中法生态园 等24个产业功能区为支撑
医药健康领域
聚焦生物医药、医疗健康、医药商贸等重点领域,围绕生物技术药创制、生物医学材料及医疗器械研发制造、小分子药创制、生物医药外包服务、现代中药研发制造打造全球知名的生物医药创新创造中心
以 成都天府国际生物城、成都医学城、天府中药城、华西大健康产业功能区 等4个产业功能区为支撑
新型材料领域
打造国内领先的半导体材料、新型显示材料、电子信息用关键材料、装备制造用金属材料、高性能有色金属材料、锂电池材料、氢燃料电池材料、生物健康材料生产基地
建设高性能纤维原丝生产基地,打造高性能纤维复合材料、先进高分子材料、稀土功能材料产业集群
以 青白江先进材料产业功能区、成都新材料产业功能区、天府新区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功能区 等3个产业功能区为支撑
绿色食品领域
聚焦川菜及调味品、名优酒、方便休闲食品、健康饮料四大领域,围绕建设川菜技艺融合创新创造中心、郫县豆瓣全产业链基地、火锅底料研发制造中心,打造川味美食国际供应链
围绕建设中国白酒体验中心、国内领先的特色果酒产业高地,打造川酒振兴主阵地大平台
围绕建设绿色方便食品、特色休闲食品研制基地,打造特色方便休闲食品创制中心
围绕建设高品质包装饮用水生产基地、精制茶创制基地,打造健康饮料生产基地
以 成都川菜产业园、邛崃绿色食品产业功能区 等6个产业功能区为支撑
五大支柱产业中, 电子信息是成都首个突破万亿级的产业
2020年,成都电子信息产业突破万亿大关,不仅成为成都和四川省第一个万亿级产业,也打破了中西部地区万亿级产业长期缺位的尴尬
继电子信息之后,成都下一个万亿级产业,聚焦在 装备制造 产业
2023年5月28日,中国国产大飞机C919制造商中国商飞公司在官博发文,祝贺东方航空公司全球首架C919客机成功投入商业运营
历经16年,C919终于成功投入商业运营,首次商业飞行成功意味着中国在大型干线客机制造领域取得了突破
据了解,C919客舱核心控制系统、信息系统、机载娱乐系统等都是“成都造”,中航成飞、四川九洲、中电科航空电子、中电科柯林斯航空电子等川企是C919主制造商中国商飞的主要供应商
而除了航空制造,在轨道交通、能源装备等高端装备制造领域,成都也有一席之地
如我国自主三代核电技术“华龙一号”的很多关键设备都在四川生产,成德高端能源装备集群在其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如我国自主研发设计、自主制造的世界首台高温超导高速磁浮工程化样车在四川成都亮相,使我国高温超导高速磁浮工程化研究实现从无到有的历史性突破
据规划,到2025年,成德高端能源装备产业集群产值将突破5000亿元,成都全市轨道交通产业链营收达到2200亿元,航空装备产业预计实现主营业务收入达1500亿元,加上智能网联汽车、环保装备等产业,成都装备制造业迈向万亿级指日可待
另据成都市《“十四五”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规划》,到2025年,支柱产业集群规模突破4万亿,打造电子信息、装备制造2个万亿级产业集群,集成电路、智能终端、汽车制造、轨道交通、航空航天、生物医药等10个以上千亿级产业集群
最新消息显示,5月20日,成都市经信局市新经济委相关负责人在 成都市新型工业化推进大会上 表示,“今年,我们将再造一个千亿产业,到2026年人工智能产业规模达1700亿元,实现三年翻一番,打造全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高地
” 5+5+1中的“ 1 ”,也正在全速前进
成都这些产业分布在哪?
21年8月,成都发布了成都市产业生态圈和产业功能区名录,经优化调整后,全市产业生态圈共12个、产业功能区共66个(首批确定58个,战略留白8个名额)
产业功能区具体落位见下图
仅供参考,部分产业功能区名字有调整 总的来说,成都比较强势的电子信息产业主要分布在成都电子信息产业功能区(高新、郫都)、成都新经济活力区(高新)、崇州消费电子产业园(崇州)、成都芯谷(双流)、天府智能制造产业园(新津)
医药健康产业主要分布在成都天府国际生物城(高新、双流)、成都医学城(温江)、天府中药城(彭州)、华西医美健康城(武侯、高新)、成都未来医学城(东部新区)
航空航天产业主要分布在天府国际航空经济区(东部新区)、双流航空经济区(双流)、成都未来科技城(东部新区)、成都空天产业功能区(简阳)、新都现代交通产业功能区(新都)、成都工业创新设计功能区(青羊)、淮州新城(金堂)
轨道交通产业主要分布在金牛坝科技服务产业功能区(金牛)、新都现代交通产业功能区(新都)、天府智能制造产业园(新津)、中德(蒲江)产业新城
人工智能产业分布较广,包括高新区、天府新区、双流、锦江、温江、成华、龙泉驿、金牛、新津等多个区域,作为“未来可期”的产业,各区都想分一杯羹
去年底,《成都现代都市工业发展行动计划》和成都市都市工业产业地图发布
《行动计划》指出,支持 四川天府新区 重点发展科技研发、总部商务、数字文创、先进计算等; 成都东部新区 重点发展航空经济、智能制造装备、医疗器械检验检测等; 成都高新区 重点发展高端软件、手机游戏、人工智能、信创研制、信息安全、精密制造等; 锦江区 重点发展时尚产业、人工智能、生物技术等; 青羊区 重点发展航空装备、工业软件、智能传感器等; 金牛区 重点发展轨道交通、卫星互联网、无人机等
0 4
让人才留在成都
西部吸附力第一,对东部吸引力待提升
据四川就业指导中心发布的《四川省2023届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显示,四川省2023届高校毕业生就业比例排名前三位的省(市)分别为四川省、广东省、重庆市,就业行业主要集中在第三产业,教育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制造业占比较高
另据 《中国本科生就业报告》数据显示,近年来西部地区对应届大学生的吸引力在增强
2022届本科毕业生中,近1/4选择西部地区就业,西部生源中近3/4毕业后留在西部就业
成都、西安、重庆是吸纳应届本科生就业较多的3个城市
对外省籍毕业生的吸引力是衡量城市人才吸引力的重要因素
从此方面来看,三个城市中,在成都、西安就业的外省籍毕业生的占比相对更高,成都以微弱优势领先
留在成都就业的外省籍西部生源,主要来自重庆、贵州、甘肃等地,成都对东部地区人才的吸引力还有待提高
整体而言,随着出生人口持续下降,未来各城市对人才的竞争将进一步加剧,一方面,成都通过第三产业发展的持续壮大,和持续 发展优势产业, 创造更多就业机会, 提供更多高薪岗位, 吸引人才流入,另一方面,也要切实关注就业者的从业感受,提升其幸福感和满意度,从而实现将人才引进来、留下来的目标
【本文完】
文章仅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所在企业观点,仅供参考
转载注明出处: CRIC克而瑞四川(cdfjcric) 多谢配合
未经授权,数据和观点不得转载
公众号平台更改了推送规则,如果不想错过内容,可以右上角星标一下我们,读完点个“赞”和“在看”,这样每次新文章推送就会第一时间出现在你的订阅列表里~
克而瑞四川已建立9个行业交流群,群内不定期展开热点话题讨论,实时热点、资讯及各类报告分享,欢迎长按或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小助手”进群
克而瑞,成立于2006年,行业领先的中国房地产大数据应用服务商,现信息覆盖387个城市
依托强大的专业研究力量和咨询顾问团队,克而瑞服务于TOP100强中90%的房地产企业,并为政府、企业和购房者提供房地产线上线下信息服务的全面解决方案
经过十余年淬炼,克而瑞从行业数据到客户数据,实现了房地产大数据闭环
依托大数据和大研究两大核心平台,克而瑞的服务业务覆盖一手住宅、二手租赁、资产管理、建筑建材、证券研究、物业管理研究等
创新研发产品CRIC系统、投资决策系统、数据营销系统、场景化大屏、CAIC中国房地产资管信息服务平台等,为大量房企提供了决策依据
让你成都大揭秘月入产业行业(成都产业让你行业功能)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猜你喜欢

全部评论(0
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