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排毒养颜  /  宁波鲜为人知兰花高雅山谷里美好(春兰宁波兰花蜈蚣高雅)

宁波鲜为人知兰花高雅山谷里美好(春兰宁波兰花蜈蚣高雅)

分类:排毒养颜 49
视频加载中...视频制作:记者 石承承 实习生 宋垠澎“幽兰香风远”,在很多人的印象中,兰花的形象总是跟淡泊、高雅、美好、高洁、贤德这一类寓意美好的词联系在一起
然而,在宁波北仑峙头一片保持原生态的山谷里,“兰花”却展现出鲜为人知的一面……山谷山顶附近崖壁上的蜈蚣兰,是兰科植物的一种
林海伦 摄春兰迎来盛花期,幽香扑鼻
林海伦 摄山谷中长有许多钩距虾脊兰,这也是一种兰科植物,是常绿的地生兰
林海伦 摄看完上面这三张图,是不是刷新了你对“兰花”的认知?蜈蚣兰、春兰和钩距虾脊兰都是兰科植物,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它们“系出同门”
不过,再细分,它们的关系可能更接近于“表兄妹”,分别是钻柱兰属、兰属和虾脊兰属
三者中,春兰或许最符合人们对“兰花”的想象
眼下,恰逢春兰的盛花期
它的花不大,通常呈绿色或淡褐黄色,带有紫褐色脉纹
它的植株不大,但扑鼻的幽香,让它还是蛮容易在杂草丛生的山野间“刷一波存在感”
值得一提的是,兰花是一个非常庞大的花卉家族,种类繁多,无论是长相还是香味,都各有千秋
即便是在如此激烈的“竞争”中,春兰仍是当之无愧的佼佼者,是中国兰花中栽培历史最为悠久,也是人们最为喜欢的种类之一
或许在文人墨客的笔下,我们能够略知春兰如此受欢迎的秘密——宋代欧阳修曾说:“饮德醉醇酎,袭馨佩春兰”,可见春兰的花香十分高雅,连带着佩戴春兰也成了一件颇具风雅的事;宋代陆游也留下:“食饮屑白玉,沐浴春兰芳”的佳句,可见春兰是古人焚香沐浴“办大事”时必不可少的;相比欧阳修和陆游,宋代苏轼则更偏爱春兰的姿态:“春兰如美人,不采羞自献
时闻风露香,蓬艾深不见”,换句话说,春兰更像是“藏在深闺待人识”
只可惜,如今已很少见自然生长的春兰
若真有心一睹芳容,恐怕就要往人迹罕至的地方去找,说不定还能有“惊鸿一瞥”的机会
春兰花朵的唇瓣特写,花斑十分高雅
林海伦 摄相比春兰,蜈蚣兰的“长相”可能出乎大多数人所料
山谷中的蜈蚣兰依附在山顶附近的崖壁上,仅靠白色的气生根(暴露在空气中的不定根)牢牢“扒拉”住岩石;它的长相极具“迷惑性”,像眼下这个时节,它棒状的小叶片密密麻麻左右分布,乍眼一看,像极了蜈蚣的百足
在山野间,若非“火眼金睛”,是很难发现蜈蚣兰的存在的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太难被发现,蜈蚣兰也算是一种比较珍稀的兰科植物
别看蜈蚣兰其貌不扬,它也是会开花的,它的花期在每年六七月间,会开出不多的淡红色小花
还值得一提的是,蜈蚣兰虽然观赏性不够,但药用价值还是必须得到肯定的
《浙江民间常用草药》记载其具有“清热解毒,润肺止血
主治小儿惊风,气管炎,咯血,慢性副鼻窦炎,肾盂肾炎”的功效
钩距虾脊兰的花苞解剖图
林海伦 摄春兰以香味取胜,蜈蚣兰以怪异的形态夺人眼球,那么,在同一片山谷中,它们的另一位“家族成员”钩距虾脊兰的“人设”又是什么呢?钩距虾脊兰是一种常绿地生兰,在山谷中的分布还是比较多的
和春兰相似的是,钩距虾脊兰有许多假鳞茎连在一起
一般来说,它每年长出一个芽体,芽体发育成一个假鳞茎;假鳞茎上边长出叶片和花序;假鳞茎的数目通常代表它的生长年份
人们习惯赏花,钩距虾脊兰的花不算“张扬”,花瓣呈倒卵状披针形,长也就9毫米到13毫米,宽也就3毫米到4毫米,算是比较袖珍的
而钩距虾脊兰的“玄机”并不在于花,而在于花苞
通过解剖发现,它花苞中的唇瓣是位于上方的,合蕊柱则位于下方;而等到开花时,子房花柄部会旋转180度,让这种位置发生上下颠倒
记者 石承承 通讯员 林海伦 实习生 宋垠澎
宁波鲜为人知兰花高雅山谷里美好(春兰宁波兰花蜈蚣高雅)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全部评论(0
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